[发明专利]秸秆全还田条件下少免耕土壤的小麦玉米播种施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26080.3 | 申请日: | 2013-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谭德水;刘兆辉;江丽华;徐钰;石璟;李国生;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赵龙群 |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还田 条件下 少免耕 土壤 小麦 玉米 播种 施肥 方法 | ||
1.一种秸秆全还田条件下少免耕土壤的小麦玉米播种施肥方法,包括小麦秸秆全还田后玉米免耕播种施肥、玉米秸秆全还田后小麦免耕播种施肥,一个轮作周期只对土壤进行两次耕作,步骤如下:
(1)小麦机械收获后的玉米免耕播种施肥
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小麦收获完成后,秸秆基本成条带型覆盖在土壤表面,在播种行上,利用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深松土壤、深浅施肥、播种玉米,一次完成;
所述的深松土壤的深度为35-40cm;利用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的深松柱完成;
所述的深浅施肥是在土壤深松的同时通过施肥管将肥料分别输送到15-20cm深度的土壤层A和30-35cm深度的土壤层B;其中,较浅的土壤层A施用氮磷钾颗粒状速效肥料,较深的土壤层B施用颗粒状缓控释氮肥;
所述播种玉米是将玉米种均匀播在土壤3-5cm土层处,每667m2播种量控制在2-3kg,采用间距55-65cm等行或大行距80-90cm、小行距30-40cm的大小行免耕播种规格;
(2)玉米机械收获后的小麦免耕播种施肥
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后,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旋刀将玉米秸秆切碎均匀覆盖地表,利用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深松土壤、旋耕小麦播种带、播种小麦、深浅施肥,一次性完成:
首先,将覆盖土表的玉米秸秆分向两侧,露出10-12cm宽度的土壤表面;对露出的土壤进行土壤深松40-45cm,同时将肥料施入到30-35cm的土壤层中,施用的肥料是颗粒状缓控释氮肥;
对小麦播种带的土壤进行旋耕操作,旋耕深度在12-15cm,宽度8-10cm,形成小麦播种条带,并在小麦播种条带上均匀施撒氮磷钾颗粒状速效肥料,施肥深度为10-13cm;选用宽幅条带播种方式,将小麦种均匀散落在小麦播种条带内,播种深度在3-4cm,每667m2播量控制在10-15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播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较浅的土壤层A施用氮磷钾颗粒状速效肥料的施用量按每667m2的5-7kg氮(以N计)、5-7kg磷(以P2O5计)、9-12kg钾(以K2O计)投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播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较深的土壤层B施用颗粒状缓控释氮肥的施用量,按每667m2的8-12kg氮(以N计)投入,选用释放期在45-60天的缓控释氮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播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将玉米秸秆切碎均匀覆盖地表,同时还喷洒玉米秸秆催腐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播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施入到30-35cm的土壤层中的颗粒状缓控释氮肥,按每667m2的6-10kg氮(以N计)投入,选择释放期在90-120天的缓控释氮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播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小麦播种条带上施撒的氮磷钾颗粒状速效肥料,按每667m2的6-8kg氮(以N计)、7-9kg磷(以P2O5计)、4-6kg钾(以K2O计)投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播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小麦播种采用播种条带宽8-10cm和秸秆覆盖免耕带宽32-40cm的免耕播种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60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鲜笋冷藏保鲜的前置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对液体进行采样和分析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