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冬氨酸鸟氨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5733.6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6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志;杨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长兴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9/26 | 分类号: | C07C229/26;C07C229/24;C07C2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0381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酸 鸟氨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冬氨酸鸟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新方法,属于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门冬氨酸鸟氨酸,化学名称为(S)-2,5-二氨基戊酸-(S)-2-氨基丁二酸盐,分子式为C9H19N3O6,分子量为265.27,结构式为
门冬氨酸鸟氨酸盐是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及其他慢性肝病的药物,主要用于因急、慢性肝病,如各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炎后综合症引起的血氨升高及治疗肝性脑病,如伴继发性肝脏解毒功能受损或发作期肝性脑病,尤其适用于治疗肝f昏迷早期或肝昏迷期的意识模糊状态。
文献报道的门冬氨酸鸟氨酸的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
德国Degussa公司的专利DE4020980采用精氨酸酶使精氨酸转化为鸟氨酸,再与L-门冬氨酸反应而得道门冬氨酸鸟氨酸盐。但是由于精氨酸酶价格昂贵,工业化供应困难,该工艺成本极高,不具有工业化生产的价值。
日本TANABE SEIYAKU公司于60年代申请了英国专利GB965637,方法一:是将L-鸟氨酸盐酸盐溶解于水,通过“Amhcberite”TR-120阳离子交换树脂(铵盐型)吸附沈脱,再用水解离,蒸馏山去氨,得到游离态鸟氨酸,与L-门冬氨酸在水中反应,通过加入甲醇析出结晶;方法二是:梯度结晶法,采用消旋的游离DL-鸟氨酸与L-门冬氨酸先在水中溶解,加入甲醇析出D-鸟氨酸-门冬氨酸盐,过滤后的母液继续加入甲醇,析出L-鸟氨酸L-门冬氨酸盐。方法一采用了离子交换树脂,操作复杂;方法二,梯度结晶法控制难度太高,得到的产品品质较差,且成盐拆分收率低。
日本的KY OWA公司于1967年中请了英国专利GB1067742,是采用强酸性(H-型)离子交换树脂来使L-鸟氨酸盐酸盐游离,再与L-门冬氨酸成盐,经过结晶处理,最后得到收率52%的L-鸟氨酸L-门冬氨酸盐一水合物。该工艺同样采用树脂脱盐,且收率较低,三废产生量较大。制造成本过高。
1992年,日本KY OWA公司中请了欧洲专利FGB477991,也是先将L-鸟氨酸盐酸盐水溶液通过Diaion SKIB树脂吸附,氨水解吸附,脱氨后与L-门冬氨酸成盐,加入甲醇回流处理,结晶而得,该法仍然具有三废产量大、需要过树脂柱,成本偏高等缺点。
中国专利CN101100435A,采用的方法是:将L-鸟氨酸硫酸盐溶于蒸馏水中,加入L-门冬氨酸,加热溶解后,用氢氧化钡中和硫酸,过滤,再用D403树脂螯合残余的钡离子,过滤除去螯合树脂,溶液减压浓缩,活性炭脱色,加入无水在搅拌、加热、回流状态下结晶。该方法用到了剧毒的钡离子,且需要树脂柱来去除重金属离子以及除去钡离子,之后的溶液采用真空减压浓缩。该工艺过程复杂、耗时长,三废同样很多,工业化生产难度大。
中国专利CN101798275A公开了一种鸟氨酸门冬氨酸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L-鸟氨酸醋酸盐溶于水后,加入L-门冬氨酸,然后用氨调节pH至6-9,活性炭脱色,极性有机溶剂重结晶,该方法中极性有机溶剂结晶用量大且杂质含量较高,综合经济效益差。
中国专利CN101843587A公开了一种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粉针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精氨酸为原料,加入氢氧化钡溶解后使精氨酸转化为鸟氨酸,再加入门冬氨酸,搅拌反应,反应液中加入钡离子沉淀剂以除去钡离子,再用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门冬氨酸鸟氨酸,分装即得。该方法也引入了钡离子,且其反应液未经除去其它引入的过量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并反应液直接加醇进行结晶,消耗醇的量大,成小较高。
中国专利101880240公开了一种门冬氨酸鸟氨酸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将鸟氨酸醋酸盐水溶、然后安睡调节pH,加入丙酮醋酸铵沉淀后过滤,滤液浓缩后加入有机溶剂结晶。该方法,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并且收率低仅有85%。
还有中国专利CN102475697公开了一种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纳滤技术进行脱盐处理。虽然该方法比较超前,但是成本太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长兴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长兴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5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