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管状结构多维振动的卡箍式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3729.6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祥;丛茂林;马裕超;韩恩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管状 结构 多维 振动 卡箍式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管状结构多维振动的卡箍式阻尼器,属于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状结构一般具有外表呈圆柱形、壁厚相对外直径较小、长细比较大等特征。在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中,包括管道、桅杆、塔式结构及其部件等多种形式的管状结构的振动可能严重影响正常的使用,甚至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必要时需要采用有效的减振措施保证结构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例如,管道作为液体动力传输、传动和控制的基本元件,在动力源的压力脉动下可能产生较大振动,以致不能稳定工作.当压力脉动的谐振频率与管道结构的固有频率接近时,会发生共振,甚至使管道系统严重破坏,发生重大事故。又如,对于较高较柔的信号塔等结构,其在飓风和地震作用下将产生较明显的动力响应,如果结构刚度不足或与外界环境产生共振,将产生严重的变形甚至倒塌,必将严重影响使用性能。
近年来,针对土木及机械领域的结构抗振减振措施日益丰富,但由于管状结构的轻柔特性及其有限的内部空间,常用的抗振减振技术很难具备良好的效果。例如,应用于管道的法兰连接一般属于刚性连接,将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而属于柔性连接的普通卡箍又不具备良好的阻尼耗能特性。又如,适用于一般土木结构的粘滞阻尼器和调谐阻尼器,由于安装不便或对结构产生较大的动力性能影响而很难在高耸结构或构件上应用。
借鉴各领域的技术手段,采用新型减振材料和工艺,综合利用各种措施的特点,可以部分克服上述管状结构隔振的不足,为结构防灾减灾提供更多样性的技术支持,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管状结构多维振动的卡箍式阻尼器,属于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管状结构多个方向振动的卡箍式阻尼器。该阻尼器具有功能丰富、安装简便、布置灵活、成本低廉等特点。本发明通过在能够将管状结构箍紧的内卡箍的环向和长轴向上布置具有较强耗能特性的橡胶阻尼环,在振动过程中,橡胶阻尼环由于变形将产生较大阻尼并与管状结构产生相对调谐振动,从而实现对管状结构长轴方向、任意径向的减振,也可以适当降低绕径向的扭转振动。布置于阻尼环和防撞垫外面的外卡箍具有美观性和防护性,可以保证阻尼器普遍适用于外露式和埋入式管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管状结构多维振动的卡箍式阻尼器,包括内卡箍1、轴向橡胶阻尼环2、环向橡胶阻尼环3、减振弹簧4、防撞垫5、外卡箍6、锁定螺栓7;在管状结构外部设置内卡箍1,内卡箍1将管状结构箍紧,在内卡箍1的轴向设置的减振弹簧4与轴向橡胶阻尼环2相连,在内卡箍1的环向设置的减振弹簧4与环向橡胶阻尼环3相连,在轴向橡胶阻尼环2和环向橡胶阻尼环3外部均设置防撞垫5,在防撞垫5外部设置外卡箍6,在外卡箍6外端部设置锁定螺栓7;在管状结构振动时,布置在内卡箍1外面的轴向橡胶阻尼环2和环向橡胶阻尼环3利用阻尼降低结构多维动力反应,同时和减振弹簧4形成调谐减振器进行多维耗能;防撞垫5控制轴向橡胶阻尼环2和环向橡胶阻尼环3的行程;外卡箍6避免外部环境对阻尼环振动的干扰。
所述的内卡箍1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半圆柱形薄壁结构的组成,材料为橡胶或钢材,其内径与管状结构的外径相同,当内卡箍1将管状结构箍紧后,在两个半圆柱形薄壁结构的接缝处需要进行密封或焊接以及防水处理,内卡箍1沿环向和长轴向的外表均具有嵌入式钢挂钩,保证减振弹簧4能够与之有效连接。
所述的轴向橡胶阻尼环2的内外径分别与内卡箍1的内外径相等,轴向橡胶阻尼环2的厚度不大于其外径的50%。环向橡胶阻尼环3的外径不大于管状结构外径的3倍,环向橡胶阻尼环2的厚度不大于其外径的30%。
所述的轴向橡胶阻尼环2和环向橡胶阻尼环3的材料成分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丁基橡胶、硅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
所述的轴向橡胶阻尼环2和环向橡胶阻尼环2的外表均具有嵌入式钢挂钩,保证减振弹簧4能够与轴向橡胶阻尼环2有效连接;所述的减振弹簧4的无外力长度不应大于内卡箍1外径的50%。
所述的防撞垫5外形为圆形,材料为天然橡胶,厚度不大于轴向橡胶阻尼环2厚度的50%,且在无外力作用下防撞垫5与轴向橡胶阻尼环2的间隙不小于减振弹簧4长度的30%。
所述的外卡箍6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半圆柱形薄壁结构的组成,外卡箍6的内径与防撞垫5的外径相同,半圆柱形薄壁结构的两侧分别留有两个螺栓孔,使锁定螺栓7能够锁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