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补偿分体式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9908.2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毓强;单晨;严作海;胡水坤;房金鹏;闫惠波;翁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新剑(上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新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A47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补偿 体式 流变 座椅 阻尼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补偿分体式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具体涉及采用磁流变阻尼缸体和励磁单元分体式结构,使用磁流变液作为工作介质,使用耐压、耐油气囊作为补偿的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属于阻尼减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磁流变液是一种由强磁性固体超细微粒子均匀分散到载液中形成的的固液相混的稳定悬浮液体系,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铁磁物质的强磁性。由于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是瞬间的、可逆的、而且其流变后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智能可控流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型阻尼减振器领域。目前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多采用一体结构,即励磁单元跟活塞合二为一。这种结构虽然简洁,但磁路和流道的设计受空间的制约,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活塞杆空程补偿上通常都采用补偿气缸的方式进行,补偿气缸可以提供很高的气体压力,通常可达到2MPa,可及时补偿线速度很高的阻尼杆运动,但同样存在加工复杂,同时占用较大体积等弊端。考虑到座椅阻尼减振器通常线速度很低,同时负载又较小的情况,采用补偿气囊代替补偿气缸,在简化工艺,减少体积的情况下,也可满足低速低负载下的活塞杆空程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同时又能够可满足低速低负载下的活塞杆空程补偿的气囊补偿分体式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气囊补偿分体式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采用分体式结构,阻尼缸体和励磁单元分开放置,这样可以比较自由放置和设计励磁单元,甚至可以串联多个励磁单元以获得更高的阻尼力。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气囊补偿分体式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包括液压缸,外置励磁单元和补偿气囊,所述液压缸和外置励磁单元采用分体式设计分体放置,所述补偿气囊固定在液压缸缸体内部的底端,作为活塞杆空程补偿。所述分体式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还包括下安装孔、连接管、上安装孔、活塞杆和活塞;其中,活塞放置于液压缸内,连接着活塞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压缸中充满工作介质磁流变液,材质选用铝或者不锈钢非导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补偿气囊材质选用乙烯-丙烯酸乙酯(EEA)制成;所述的补偿气囊内充满一定压力气体,通常选用氮气或者氩气,用以补偿活塞上下运动所导致的体积差。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管将外置励磁单元和液压缸连接在一起形成工作介质回路。所述下安装孔和上安装孔用以将分体式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安装固定于座椅上。
优选的,所述外置励磁单元为多个串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其一,减振器缸体和励磁单元采用分体式结构,可自由设计励磁单元的尺寸;其二;补偿气囊放置在液压缸缸体内部,可获得更大的自由行程;其三,采用补偿气囊作为中低压压力范围的空程补偿,制造工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气囊补偿分体式磁流变液座椅阻尼减振器剖面示意图;
其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新剑(上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新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大新剑(上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新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压缩机并联螺杆冷水机组油路平衡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风机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