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生物学筛选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6583.2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勇;杨亚军;刘希望;张继瑜;李冰;周绪正;刘玉荣;魏小娟;牛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1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学 筛选 抗病毒 中药 有效成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化合物的筛选鉴定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中药中分离筛选鉴定与预定模板分子活性相似化合物的非生物学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化学合成的新药研发越来越困难,经费投入呈几何级数增加,研发周期也越来越长。因此,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用于药物的筛选与开发,如组合化学方法:快速生产建立包含成千上万化合物的库;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采用各种快速高效的筛选检测方法去发现药物前体;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ADMETox:将药效学、代谢机理和毒性的研究提前到药物发现这第一环节来进行;虚拟筛选和高内涵筛选技术:基于化学信息学和化学生物学进行药物前体筛选;分子印迹技术:用于中药成分及有关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也称为分子烙印技术,是源于人们对抗体-抗原或酶专一性的认识,合成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定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出现且发展迅猛的一种高选择性分离技术。由于MIT模仿了生物界的锁匙作用原理,使制备的具有记忆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s,MIPs)拥有极高的选择性,及很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抵抗很强的机械作用力,在高温、高压、酸、碱、高浓度离子及有机溶剂等各种恶劣条件下也能保持其原有的特性。在许多相关领域,如手性拆分、固相萃取、膜分离、模拟抗体的免疫分析、人造酶体系、化学或生物传感器、催化剂、组合化学筛分、药物筛选等,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中药作为我国悠久的传统疾病防控药物,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对病毒性疾病有着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但中药及其复方中包含的化合物结构类型多样,是天然的组合化学库,而且各成分含量悬殊,许多成分未知,导致从中分离纯化有效成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丢失微量的有效成分。
基于分子识别原理,利用MIPs制成亲和色谱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的高速高效性和质谱测定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独有的混合解析能力,在线连接HPLC-MS,理论上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筛选出有效成分并进行直接鉴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生物学筛选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分离筛选鉴定与模板分子活性类似的化合物的非生物学方法,可以从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群中,筛选鉴定得到与模板分子活性相似的化合物。
本发明可以用于从其他成分复杂的体系中,筛选鉴定与已知药物活性类似的化合物。
一种非生物学筛选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 奥司他韦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液相色谱柱的制备
以奥司他韦(模板分子)0.1 mmol、功能单体0.69 mmol、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5 mmol、30%丙烯酰胺和70% 4-乙烯基吡啶作为功能单体、甲苯作为致孔剂、15 mg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60 ℃油浴热引发聚合反应,所得质地坚硬的白色块状聚合物,对其进行研磨筛分,收集粒径在25~45 μm之间的颗粒,在索氏提取器中,采用甲醇:乙酸体积比为90 : 10对其进行洗脱,以除去模板分子奥司他韦;50℃减压干燥,在2000 psi的压力下,湿法装填150 mm×4.6 mm的液相色谱柱,将该色谱柱接入色谱仪,以合适的流动相对其进行洗脱、平衡,直至出现较为平稳的基线。
b. 奥司他韦分子印迹液相色谱柱(OSMIP-LC)对OS和其他化合物的亲和分离
色谱条件:Agilent 1200 LC,OS-MIP自制液相色谱柱(150 mm × 4.6 mm, 25-45 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体积比为75 : 25 : 0.01),流速为0.075 ml/min,数据采集软件为MassHunter,压力约170 bar。
质谱条件:Agilent 6410A QQQ电喷雾(ESI)串联四级杆质谱仪,喷雾器压力30 psi,毛细管电压+4000 V,N2流速10 L/min,温度350 ℃,采集周期为200 ms,模式Scan。
c. 基于奥司他韦分子印迹聚合物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筛选鉴定与模板分子活性相似的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
上述筛选鉴定所得的抗病毒中药与模板分子的母体结构相同,或完全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