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铜阳极泥火法处理产生的熔炼渣中提取银、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5731.9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中;白莲花;王永成;雷自强;何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11/00;C22B1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泥 火法 处理 产生 熔炼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铜阳极泥火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的回收利用,尤其涉及一种从铜阳极泥火法处理产生的熔炼渣中提取银、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阳极泥是在对铜精矿的电解精炼过程中,由比铜电位更正的元素和不溶于电解液的各种物质组成,其成分主要取决于铜阳极的组成、铸造质量以及电解的技术条件等。分银渣是铜阳极泥在提取贵金属金、银、铂、钯和铜、硒、碲等有价元素后的余渣,而熔炼渣是铜阳极泥在经加压强化浸出镍、铜、碲后再干燥、火法熔炼得到金银粗合金过程中产生的残渣。熔炼渣中主要含有钠、硅、钡、铅等元素,另还含有一定的稀贵金属元素,如金、银、硒、碲、铋、铂族金属等,也是提取贵金属的重要原料。熔炼渣中化学成分及相组成均非常复杂,大多为复杂的硅酸盐、砷酸盐、硫酸盐、氧化物和钠的金属酸盐,其中铅含量在10~20%(质量百分比),银的质量百分含量在0.1~1.0%。铜阳极泥火法处理产生的熔炼渣是综合回收银、金、铅等有价金属的良好原料,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解决贵金属资源的严重匮乏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熔炼渣成分复杂,较之脉石矿,对其进行独立的贵金属提取与回收,选矿难度更大,若将其直接返回选矿厂选矿则达不到预期效果;而较之阳极泥,渣中贵金属含量低,处理更加困难。目前,国内外对熔炼渣的处理方式为将其直接返回熔炼炉以提取金、银,不但金银收率较低,还会造成铅、锑等危害及杂质元素浸出,从而影响后续阴极铜的质量。另外,只对熔炼渣中的某种单一金属元素的进行火法还原熔炼提取,由于熔炼渣中含有高熔点的硅酸盐和硫酸盐,火法还原熔炼提取单一金属元素不但带来高能耗、低效率的不良影响,从而既浪费了渣中的某些有价金属,又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采用湿法对熔炼渣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由于铜阳极泥火法处理产生的熔炼渣成分相当复杂,综合回收利用熔炼渣中的大多数有价金属周期长、工艺复杂繁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从铜阳极泥火法处理产生的熔炼渣中提取银、铅的方法。
本发明从铜阳极泥火法处理产生的熔炼渣中提取银、铅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浸出提银:将铜阳极泥火法处理产生的熔炼渣进行破碎后,采用硫代硫酸钠-硫酸铜-亚硫酸钠溶液的混合液作为浸出液,控制固液比在1:6 ~1:10g/ml;用氨水调pH=8~11,在20~45℃的温度下搅拌浸出0.5~5h,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滤渣和浸出液;浸出滤渣用于浸出提铅;浸出液中加入连二亚硫酸钠,在50~70℃下搅拌还原0.5~2h,固液分离,分离渣为粗银粉,分离液中添加硫代硫酸钠(加入量为0.01~0.1 g/ml)调整后返回继续浸出银。
所述混合浸出液中,硫代硫酸钠可与银离子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离子,对银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浸出效果,且浸出速率快,选择性浸出效率高;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具有氧化剂的作用,氨水既可以调节pH值,又可以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离子,有利于银的浸出。
所述混合浸出液中,硫代硫酸钠的质量为熔炼渣质量的20~50%;硫酸铜的质量为熔炼渣质量的2~6%,亚硫酸钠的质量为熔炼渣质量的4~12%;所述连二亚硫酸钠的加入量为熔炼渣质量的1~5%。银的浸出率为75~87%。
(2)浸出提铅:将步骤(1)的浸出滤渣采用浓盐酸-氯化钠的混合液作为浸出液,控制固液比在1:6 ~1:10g/ml,在90~100℃下搅拌浸出1~6h,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浸出渣经检验化学成分后可继续用于提取其他金属等它用;浸出液加水稀释1~10倍析出富铅物,再进行固液分离得分离渣和分离液;分离渣为高含量的氯化铅,可用于生产铅产品;分离液中添加盐酸和氯化钠调整后(盐酸的添加量为0.05~0.2 g/ml,氯化钠的添加量为0.1~0.3 g/ml)后返回继续浸出铅。
在浓盐酸-氯化钠的混合液中,浓盐酸可将铜阳极泥火法分银后的残渣中的氧化物、硫化物等转化成可溶性的盐酸盐,有利于铅的浸出;氯化钠主要是提高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又可将单质铅及铅的化合物转化为铅的氯化物,用于铅的浸出。
在浓盐酸-氯化钠的混合液中,所述浓盐酸的终浓度为50~200g/L,氯化钠的终浓度为100~300g/L。铅的提取率高达95%以上。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