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5313.X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4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马鸿志;于淼;石珊珊;刘国军;汪群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08 | 分类号: | C12P7/08;C12N9/02;C12N11/10;C12N11/04;C12R1/865;C12R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保存 后餐厨 垃圾 乙醇 发酵 方法 | ||
1.一种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餐厨垃圾进行前处理后,获得垃圾浆液,接入乳酸菌液,将餐厨垃圾在30~40℃厌氧条件下保存1-2天;
(2)获得的含有乳酸菌的垃圾浆液按照每克垃圾浆液50-100 酶活力单位接入糖化酶,在50-60℃糖化3-6小时,获得餐厨垃圾浆液;经过固液分离后,留下餐厨垃圾糖化液待用;
(3) 向餐厨垃圾糖化液中按照每100ml加入15-25克预先获得的固定化乳酸氧化酶,固定化乳酸氧化酶在50-60℃,震荡速度为(150-200 r/min),调节糖化液pH为5-7.2,反应3-6小时;
(4)在经过转化的糖化液冷却至35-40℃,接入酿酒酵母,进行乙醇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糖化酶的酶活力定义为:1g固体酶在40℃、pH4.6条件下,1h内水解可溶性淀粉产生1mg葡萄糖所需要的酶量,即为1个酶活力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酶活的情况为,所述固定化乳酸氧化酶的酶活力为60-70 U/g, 酶活的单位定义为;1 min催化乳酸生成1 nmol丙酮酸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乳酸氧化酶的固定方法如下:
(1)菌种的活化及培养
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m Smegmatis AS 1.0562,购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培养后,培养基组分为甘油3%,蛋白胨0.4%,DL-乳酸1%,维生素B1 0.005%,KH2PO4·H2O 0.05%,MgS04· 7H2O 0.05%,硫酸亚铁胺0.01%; 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50mL,起始pH7.2,培养温度37℃,静置培养4d超声波细胞破壁、冷冻高速离心获得乳酸氧化酶粗酶液;
(2)乳酸氧化酶的固定化方法
首先将20ml乳酸氧化酶酶液与20ml 4%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用注射器缓慢滴入到400mL 0.2mol/L的CaCl2溶液中 ,随后于25℃静置固化2h,过滤洗涤;
然后将其加入到400ml 0.2% 戊二醛溶液中,25℃交联2 h,最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颗粒状固定化乳酸氧化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接种乳酸菌抑菌保存的垃圾浆液需要先加入50-100单位的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时间为4-6小时,然后经过固液分离,取垃圾糖化液作为后续试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使用的乳酸氧化酶为固定化的乳酸氧化酶,接种量为每100ml垃圾糖化液15-20g固定化乳酸氧化酶,其中所述固定化乳酸氧化酶的酶活力为60-70 U/g。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固定化氧化酶的转化pH为5-7,其中转速为120-200r/min, 反应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3-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固定化乳酸氧化酶可多次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抑菌保存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上述的方法处理后,可利用接种乳酸菌对餐厨垃圾实现抑菌保存,同时可将抑菌过程中的乳酸转化为丙酮酸,进而提高乙醇的产量,可以提高乙醇的产量10%-2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3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防尘闸的房门
- 下一篇:一种内平开窗微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