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速机扭力试验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977.9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扭力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试验机,尤其是一种减速机扭力试验机。
背景技术
一般马达动力输出为了使速度减低而扭力提升,在马达动力的一端通常会加装有减速机,透过各种不同的机构设计,使马达的转速降低而扭力提升,常见的扭力试验机是用于量测长形物体如棒材、螺栓或心轴等物体所能承受扭力作用的极限,很少有扭力试验机能够用于精确地量测减速机装置所输出的扭力强度、耐久力及扭力极限。
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号第092202930号扭力机结构揭露了一种能够用于量测马达、阀门、引擎出力等扭力输出的扭力机,其在施力端连接动力来源,并在受力端连接待测试物,并在施力端与受力端之间结合测力组件,并以扭力显示器电性连接至测力组件,但通过扭力显示器仅能显示由测力组件检测施加于受力端的扭力数值,但却无法得知受力端所能够承受负载的耐久度及扭力极限,如果想要得知受力端的极限,可能会造成施力端过载或受力端被破坏的情况,即使现有的扭力机能够应用于减速机的扭力测试,也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供减速机的改良设计,确实有改善加强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扭力机仅能用于检测所施加的扭力强度,而无法获知被测物所能够承受扭力极限及耐久度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扭力试验机,其能够用于检测减速机的扭力,同时可通过逐步外加负载的方式,来试验减速机所输出的扭力强度、扭力极限及耐久度。
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扭力试验机,包括:
一机身,其包括有一架体及包覆于该架体外部之外壳;
一传动模块,结合于该机身的架体,且包括一入力组及一转动轴、一支撑轴及一变速组,该入力组的一端可连接至一输入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于该转动轴的一端,该转动轴在异于连接该入力组的一端可转动地结合于该架体,该支撑轴可转动地结合于该架体,且该支撑轴的轴心与该转动轴的轴心呈水平对齐设置,该变速组连接该转动轴及该支撑轴,使该入力组所输入动力可由该转动轴经该变速组传递并驱动该支撑轴转动;
一负载模块,其呈直立地设置且固定于该机身的架体,该负载模块包括有一传动组及两支撑组,该传动组转动地连接于该支撑轴并包括有两固定台,所诉两固定台能够随该传动组做相对升降运动,所述两支撑组分别固定于该架体且位于该传动组的两固定台的下方,且所述两支撑组能够升降地且能够分别支撑该传动组的两固定台。
优选地,该传动组为链轮传动组合,且包括有一传动链轮及一传动链条,该传动链轮固定设置于该支撑轴,该传动链条对应连接于该传动链轮,所述两固定台分别连接于该传动链条的两端。
优选地,该变速组为一链轮传动组合,且包括有一第一变速链轮、一第二变速链轮及一变速链条,该第一变速链轮固定设置于该转动轴,该第二变速链轮固定设置于该支撑轴,且该第一变速链轮的直径小于该第二变速链轮的直径,该变速链条可对应带动连接该第一变速链轮及该第二变速链轮。
优选地,该转动轴的轴心与该入力组的入力轴的轴心相互垂直,且该支撑轴与该转动轴形成上、下对齐且互相平行的关系。
优选地,该入力组为一斜齿轮组且包括有一入力轴及一主动件,该入力轴的一端连接至该输入动力,在该入力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该主动件,该主动件为一斜齿轮,该转动轴在连接该入力组的一端设有一从动件,该从动件对应该主动件的一齿盘,且该转动轴能够通过该从动件啮合转动于该入力组的主动件。
优选地,该负载模块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对配重砝码,所述一对配重砝码分别设置于所述两固定座。
优选地,所述两支撑组为气压缸组且可升降顶起所述两固定台。
本发明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能够在传动模块的入力组结合减速机,利用减速机所输出的动力来带动负载模块运动,同时能够加装载重在负载模块上,来试验减速机扭力的扭力强度、扭力极限及耐久度,取得此类数据后,能够用于协助减速机设计进一步地改良增进。
2、本发明除了能够加装载重在负载模块之外,也能够另外增添一组以上的负载模块,通过负载模块的添增来量测能够产生更大扭力的减速机,自由度相当地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去除外壳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动模块及负载模块连接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动模块及负载模块连接状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动模块及负载模块连接状态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劲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