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豚鱼的制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920.9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行 |
主分类号: | A23L1/325 | 分类号: | A23L1/325;A23L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制熟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将河豚鱼进行一鱼两吃的一种河豚鱼的制熟方法。
背景技术
河豚鱼属于剧毒海鲜,肉鲜味美,胶质丰富,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极高,但河豚鱼的内脏、鳃、眼睛以及血还有剧毒,在加工处理河豚鱼时,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中毒危险,严重者甚至可能威胁生命,普通家庭也无法将其进行烹饪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的一种河豚鱼的制熟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豚鱼的制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河豚鱼处理工序,将河豚鱼处理干净,去鱼头、鱼尾后鱼身分为三段;
2)油料熬制工序,将豆油入锅,使用小火慢慢熬制豆油,至豆油变黄黑透亮为准;
3)煎肝工序,在熬制好的适量豆油中放入鱼肝煎制,把鱼肝煎制到鱼肝在锅内不冒泡为好,但不能将鱼肝煎糊;
4)煎鱼工序,鱼肝煎好后,放入处理完毕的鱼,盖锅盖闷3秒-5秒后,打开锅盖,煎10秒-15秒,加入二锅头酒一两;
5)煮鱼工序,在锅中加入开水以及香葱、姜等作料,大火煮大约3分-5分钟后,代水开后转小火煮25分-30分后即成鱼汤。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河豚鱼体内的谷氨酸和盐中的钠迅速融合成谷氨酸钠,胶原蛋白及蛋白质迅速释放,鱼皮内的胶原蛋白迅速凝结,使有毒的河豚鱼可以安全食用,所制作汤味鲜美清淡、滋补效果好,有滋阴补肾、增强免疫力、养颜护肤等作用;而且依本发明所制作的红烧河豚鱼也是色泽光亮,味道鲜美的滋补菜肴,充分将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发挥到最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河豚鱼的制熟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河豚鱼处理工序,挑选鲜活的河豚鱼进行宰杀,剥皮,去除河豚鱼的内脏、鳃、眼睛,洗净血渍,将处理干净的河豚鱼,去鱼头、鱼尾后鱼身分为三段;
2)油料熬制工序,将豆油入锅,使用小火慢慢熬制豆油,至豆油变黄黑透亮为准;熬制油料时,将豆油入锅后,使用最小的火苗慢慢熬制豆油,待豆油颜色变为暗黄色,油温为240度左右,锅离开火,待油温下降后,锅再上火熬熬制,待豆油颜色变为白色,油温为280度左右时将豆油熬制至颜色为:变黄黑透亮,油料即熬制完毕;
3)煎肝工序,在熬制好的适量豆油中放入鱼肝煎制,把鱼肝煎制到鱼肝在锅内不冒泡为好,煎制鱼肝时,油温控制在160度-200度之间,但不能将鱼肝煎糊;
4)煎鱼工序,鱼肝煎好后,放入处理完毕的鱼,盖锅盖闷3秒-5秒后,打开锅盖,煎10秒-15秒,加入二锅头酒一两;
5)煮鱼工序,在锅中加入适量开水以及香葱、姜等作料,香葱大约34克,姜大约20克,大火煮大约3分-5分钟后,代水开后转小火煮25分-30分后即成鱼汤。
以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为例,河豚鱼重G,大约4两豆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行,未经刘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渣油加氢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制冷的便携冰箱及制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