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0844.X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师军;张贵刚;刘国英;张领月;郭伟;范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朱永飞 |
地址: | 01003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技术 猪瘟 兔化弱毒 疫苗 进行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猪瘟兔化弱毒(Hog cholera lapinized virus,HCLV)疫苗株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猪瘟病毒(CSFV)的实验室检验技术
国内对CSFV的传统诊断方法包括:免疫荧光试验、细胞分离培养试验、动物接种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学方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自身明显的不足之处,很难对猪瘟病毒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
2猪瘟病毒的疫苗生产过程中所用检验方法现况
疫苗效价的高低是疫苗合格与否的关键指标,对HCLV疫苗的效价测定一直沿用兔体定型热反应法(兔热法)。但该法存在的突出不足是:不能准确定量;测毒结果易受兔体个体差异和天气条件影响;实验周期长、费时费力。由于不能准确的定量病毒,所以不能准确科学的进行疫苗成品的配制,结果就是疫苗产品质量不稳定,有效病毒含量高的批次浪费抗原,有效病毒含量低的批次起不到良好的疫苗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本发明提供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Taqman荧光探针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优选地,Taqman荧光探针序列5’端标记的荧光报告基团为FAM,3’端标记为TAMRA。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测样品的RNA核酸;
(2)配置定量PCR反应液;
(3)将待测样品的核酸加入步骤(2)配置的反应液中,制得到反应体系;
(4)配制标准品PCR反应液,将标准品按梯度稀释,每个稀释梯度液取液加入步骤(2)配置的反应液中,制得反应体系;
(5)将配置的反应液置于定量PCR仪中,运行定量PCR检测反应程序;
(6)扩增反应结束后,结合PCR所给出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RNA模板拷贝数,并由此计算待测样品中猪瘟病毒具体含量。
下面是各步骤可以分别或者结合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
步骤(1)按照常规TRIZol试剂法提取待测样品的RNA核酸。
步骤(3)和(4)所述的反应体系包括:PCR MIX12.5μL,10μm/L的上游引物0.5μL,10μm/L的下游引物0.5μL,样品的核酸1μL,超纯水10.5μL。
步骤(4)的标准品为RNA片段,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步骤(4)将标准品按10倍的梯度稀释,依次含有标准品RNA拷贝数为108,107,106,105,104,103。
步骤(5)所述的定量PCR检测反应程序包括:42℃反转录30min,95℃预变性3min;94℃变性10s,65℃退火及延伸15s,45个循环。
与现有支原体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
(1)特异性高:一对引物对猪瘟病毒基因组特异性区域的识别保证PCR扩增的高度特异性。
(2)检测周期短:PCR检测方法可以4个小时得出结果,而传统兔热方法检测周期要120小时。
(3)稳定性高:同一样品的不同检测批次,不同人员操作,其结果一致性强,适合大规模、高通量的样品分析,一次可处理样品几十个。
本发明具有以下意义:
1为猪瘟病毒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工具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取代传统的细胞培养法成为检测猪瘟病毒的最理想的标准,为猪瘟病毒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工具。
2准确定量猪瘟兔化弱毒从而科学的合理比例配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未经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拉板与夹件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磁手控一体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