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夹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9869.8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君;单澜;章海涛;方寒涛;葛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5/08 | 分类号: | B25J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机械式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行业中,有许多有害物及有毒物质、有些甚至会产生腐蚀性,人直接操作会有很大危害。为了取代人工操作,在工作时可以做到远离有害物,提高安全性,保护人生安全,可以使用机械手。目前设备上的机械手体积大,重量重,能耗大,安装和搬运都不方便;而且夹取用的机械手一般结构复杂,生产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使用和维修方便,耗能小的机械式夹取装置。
一种机械式夹取装置,包括支架、两个手臂和固定在支架上的电机,所述两个手臂底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还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滑竿导轨和弹簧导轨,所述弹簧导轨上套有弹簧,挡块套在弹簧导轨的弹簧上方,滑竿一端固定在挡块上,滑竿另一端穿过滑竿导轨的孔与两个联动杆的通孔,两个联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手臂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上安装有转线轮,绳子的一端固定在转线轮上,绳子的另一端绕过安装在支架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滑竿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导轨的为2个套有弹簧的弹簧导轨,挡块的两端分别套在两个弹簧导轨的弹簧上方,滑竿一端固定在挡块上或直接放在挡块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手臂上方设有导向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与手臂存在夹角,夹角范围为0-30度。
进一步的,所述手臂顶端设有夹持部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件为木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把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块的直线运动,采用了滑块带动连动杆及弹簧复位的工作原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导向板与手臂呈现一定的角度,使机械手在工作中能够尽可能的使压在手臂上的力受力面积减小,增加手臂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安装在机械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一种机械式夹取装置,包括支架10、两个手臂7和固定在支架10上的电机8,所述两个手臂7底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架10上,所述支架10上还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滑竿导轨4和弹簧导轨2,所述弹簧导轨2上套有弹簧6,挡块9套在弹簧导轨2的弹簧6上方(即挡块9套在弹簧导轨2上,挡块9位于弹簧6上方),滑竿3一端穿过挡块9的通孔,滑竿3另一端穿过滑竿导轨4的孔与两个联动杆1的通孔,两个联动杆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手臂7转动连接,所述电机8上安装有转线轮13,绳子5的一端固定在转线轮13上,绳子5的另一端绕过安装在支架上的定滑轮14后固定在滑竿3上。
实施例2
结合附图2,一种机械式夹取装置,包括支架10、两个手臂7和固定在支架10上的电机8,所述两个手臂7底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架10上,所述支架10上还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滑竿导轨4和两个弹簧导轨2,所述两个弹簧导轨2上都套有弹簧6,挡块9分别套在两个弹簧导轨2的弹簧6上方,滑竿3一端固定在挡块9上,滑竿3另一端穿过滑竿导轨4的孔与两个联动杆1的通孔,两个联动杆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手臂7转动连接,所述电机8上安装有转线轮13,绕过转线轮13的绳子5的另一端绕过安装在支架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滑竿3上。所述手臂7上方设有与手臂7有一定夹角的导向板11,夹角为30度,使机械手在工作中能够尽可能的使压在手臂上的力受力面积减小,增加手臂的灵活性。手臂7顶端设有木板作为夹持部件。
工作时,通过电机8转动使转线轮13收起绳子5,绳子5拉动滑竿3在滑竿导轨4上向电机8方向做平移运动(通过滑轮拉力更大,更省力),滑竿3带动两个联动杆1的一端移动,两个联动杆1带动手臂7转动,实现机械手的夹紧;同时滑竿3通过挡块9压缩弹簧6。
复位时,通过弹簧6的弹力使挡块9反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滑竿3远离电机8方向移动,带动联动杆1旋转,从而使手臂7旋转,实现机械手松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菜籽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汽车行驶环境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