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存取升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08828.7 | 申请日: | 2013-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通;童敏;胡云高;王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伟创东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存取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存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存取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LED灯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线上的劳动人员成本越来越高,效率的提高也使产线工人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长时间的岗位工作造成了工人的疲劳作业,致使产品质量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等原因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确保产品品质以及减轻产线工人的工作负荷与产品的生产成本,LED灯在老化及灌胶生产中工艺要求将其从一库位搬移至另一库位,如采用人工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工人操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性,反而品质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存取升降机,不但可满足生产的工艺要求,而且实现高效化、无人化操作,还可减少对人的危害,保障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自动存取升降机,它包括框架、配重组件、配重导轨、吊篮组件、伸缩托盘机构、小车动力机构、升降动力机构、小车导轨和链条;所述配重导轨设置于框架,配重组件沿配重导轨上下移动,吊篮组件与框架轨接,所述升降动力机构通过链条连接配重组件和吊篮组件,伸缩托盘机构设置于吊篮组件上,所述小车动力机构驱动框架沿小车导轨移动;所述吊篮组件包括横梁,所述伸缩托盘机构包括小车梁、滑轨、螺栓型滚轮滚针轴承、滑臂、滑轨连接板一、滑轨连接板二、滑臂连接板、过渡链轮组、从动链轮组、从动链条、主动链轮、减速电机;所述小车梁固定安装于横梁,小车梁与滑轨内端面之间设置有所述螺栓型滚轮滚针轴承,所述减速电机连接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从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组,从动链轮组带动过渡链轮组,过渡链轮组与滑臂连接板啮合,滑臂连接板两端设置有所述滑臂,滑臂与滑轨外端面之间设置有所述螺栓型滚轮滚针轴承;所述过渡链轮组安装于滑轨连接板一,滑轨连接板一连接所述滑轨连接板二,滑轨连接板二连接所述滑轨。
所述吊篮组件还包括侧立板、吊篮侧导轮组件、吊篮内导轮组件,所述侧立板设置于横梁左右两侧,侧立板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所述吊篮侧导轮组件和吊篮内导轮组件,吊篮侧导轮组件与框架的外侧面触接,吊篮内导轮组件与框架的内侧面触接,侧立板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链条的链接头,侧立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板。
所述吊篮组件还包括侧导轮加强角板,侧导轮加强角板连接于侧立板和吊篮侧导轮组件之间。
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架、配重块、配重导轮,所述配重块设置于配重架内部,配重导轮设置于配重架两侧,配重导轮与配重导轨轨接,所述配重架上下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链条的链接头。
所述升降动力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主动链轮,以及分别设置于框架上下四角位置的传动链轮轴组件;所述升降电机驱动连接升降主动链轮,升降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依次带动各传动链轮轴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和吊篮组件与链条连接。
所述小车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设置于框架底部前后位置,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车轮,所述动力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轴,所述车轮与小车导轨轨接。
它还包括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设置于框架下方地面上。
它还包括安装于屋顶的导梁,导梁与框架的顶部轨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自动存取升降机,它包括框架、配重组件、配重导轨、吊篮组件、伸缩托盘机构、小车动力机构、升降动力机构、小车导轨和链条;不但可满足生产的工艺要求,而且实现高效化、无人化操作,还可减少对人的危害,保障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吊篮组件和伸缩托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吊篮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升降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配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伟创东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伟创东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