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黄皮属植物中的咔唑生物碱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05484.4 申请日: 2013-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2988356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7
发明(设计)人: 谭宁华;宋卫武;曾广智;彭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403 分类号: A61K31/403;A61P35/00;A61P1/00;A61P15/00;A61P11/00;C07D209/88;C07D209/94
代理公司: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50201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皮 植物 中的 生物碱 肿瘤 活性 成分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以黄皮属植物中咔唑生物碱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其作为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剂,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位居第二,成为当今人类医学界一大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的报告,在28个工业化国家内,男性癌症死亡率上升55%,女性上升40%,其中胃癌居首位,其他依次为食道癌、肝癌、子宫颈癌和肠癌等。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

目前抗肿瘤药物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和海洋生物的代谢产物及其人工合成和人工修饰等产物。根据其作用机理的不同,抗肿瘤药物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胞毒类抗肿瘤药;(2)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3)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药物;(4)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5)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在当今抗肿瘤药物市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独特、抗癌疗效显著,如今在临床上已经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达到40%的市场份额,但其资源来源和成本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些药物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如临床使用的植物来源的生物碱类型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喜树碱(camptothecin)和长春碱(vinblastine)等均面临这些问题。

目前已经报道的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天然产物包括多种结构类型,除上述提到的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外,还有萜类、木脂素类和黄酮类等,但是尚未见到已经上市的咔唑生物碱类抗肿瘤药。咔唑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芳杂环化合物,分子内含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和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这种特殊的刚性稠环结构使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表现出许多独特的生物活性,例如:细胞毒、抗微生物、抗氧化、抗结核、抗艾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拓扑异构酶抑制等。目前已有一些合成出来的咔唑生物碱类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例如:Cephalon公司的抗肿瘤新药CEP-9722已经进入临床二期,该药是一个合成的咔唑生物碱,以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为靶标,该药经临床观察无明显的毒副作用;Cephalon公司的另一个咔唑类的抗肿瘤新药CEP-11981进入临床一期,该药以Tek酪氨酸激酶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作为靶标。另外还有一些合成的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体内外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研发前景,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的Hu LX合成的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9-ethyl-N-(3,4,5-trimethoxyphenyl)-carbazole-3-sulfonamide体外对肿瘤细胞株MCF-7的细胞毒活性IC50达到89nM,而体内试验给药100mg/kg,肿瘤抑制率达到75%,而LD50为500mg/kg。参见:Hu LX, et 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carbazole sulfonamides as a novel class of antimitotic agents against solid tumors, J. Med. Chem., 2006, 49, 6273-6282。Cephalon公司的另一个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CEP-5214对肿瘤细胞株VEGF-R2的体外IC50达到4nM,体内给药23.8mg/kg,肿瘤抑制率达到70%,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参见:Gingrich DE, et al, A new class of poten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for a series of 9-alkoxymethyl-12-(3-hydroxypropyl)indeno[2,1-a]pyrrolo[3,4-c]carbazole-5-one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EP-5214 and its dimethylglycine ester prodrug clinical candidate CEP-7055, J. Med. Chem., 2003, 46, 5375-5388。另外也有一些来自天然的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先导物,但截至目前仅限于文献报道或专利申请,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例如:YH Taufiq-Yap等从小叶臭黄皮中得到的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clausine-TY对肿瘤细胞株CEM-SS的IC50为8.2 μg/mL。参见:Taufiq-Yap YH, et al, A new cytotoxic carbazole alkaloid from Clausena excavate, Nat. Prod. Res., 2007, 21, 810-813。W Maneerat 等人从黄皮根部分离得到咔唑生物碱mafaicheenamine E对肿瘤细胞株MCF-7的IC50达到3.1 μg/mL。参见:Maneerat W, et al. Carbazole alkaloids and coumarins from Clausena lansium roots, Phytochem. Lett., 2012, 5, 26-28。T Thongthoom 等从Clausena harmandiana 根部分离得到的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7-methoxymukonal对肿瘤细胞株MCF-7 和KB的IC50分别达到2.21μg/mL和1.74μg/mL。参见:Thongthoom T, et al. Biological activity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Clausena harmandiana, Arch. Pharmacal Res., 2010, 33, 675-680。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广泛,尤其以芸香科黄皮属植物中最为丰富。黄皮属植物在我国南方分布广,容易生长栽培,资源丰富,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到的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大、种类多、分离提取容易、抗肿瘤活性强,对咔唑生物碱进行抗肿瘤药物方面的研究有利于黄皮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