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兰组织培养用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5274.5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叶萌;唐敏;段晓宇;汪维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兰组织培养用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球兰通过组培技术进行商业化批量培育生产已是趋势。传统的球兰的培育几乎都是通过扦插繁殖法,但此繁殖法生根慢,成活移植后,发苗势不旺,生长也比较缓慢。因此,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来繁殖球兰,是解决以上繁殖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球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在实验室阶段性实验已有报道,有了建立起无菌系并能扩繁的先例,然而此技术日前还只停留在实验室可行阶段,只是提供了应用组织培养技术的手段,而非是良好运用组织培养技术的方法。随着市场的需要,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在球兰的培育上,主要是期望能进行批量生产并提高瓶苗的移栽成活率,这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而要提高瓶苗的质量和移栽成活率,在球兰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是关键。而采用现有的球兰组织培养基配方进行组织培养时,球兰组织培养瓶苗的成活率低,使用效果差,限制了球兰繁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兰组织培养用培养基,通过在球兰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类型及配方,大大提高了球兰组培苗的质量,使球兰的组培苗繁殖得到有效地提高,从而促进球兰的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球兰组织培养用培养基进行球兰组织培养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球兰组织培养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下述原料配制成的各种培养基:
外植体诱导培养基,包括琼脂6~10g·L-1,基本培养基MS,激动素KT 0.5~1.0mg·L-1,6-苄基嘌呤6-BA 0.5~1.0mg·L-1,和萘乙酸NAA 0.5~1.0mg·L-1;
增殖继代培养基,包括琼脂6~10g·L-1,基本培养基MS,6-苄基嘌呤6-BA1.5~2.0mg·L-1,萘乙酸NAA 0.2mg·L-1,赤霉素GA 0.5~0.8mg·L-1,和硝酸铈Ce(NO3)3 0.20~0.30mg·L-1;
芽分化培养基,包括琼脂6~10g·L-1,基本培养基MS,激动素KT 0.5~1.0mg·L-1,萘乙酸NAA 0.5mg·L-1,赤霉素GA 1.0mg·L-1,硝酸镧La(NO3)3 0.15~0.20mg·L-1,和硝酸铈Ce(NO3)3 0.20~0.30mg·L-1;
生根培养基,包括琼脂6~10g·L-1,基本培养基White,赤霉素GA0.5~1.0mg·L-1,氯化镧LaCl3 10~20mg·L-1;
生根浸泡液,包括萘乙酸NAA 0.2~1.0mg·L-1,赤霉素GA 0.5mg·L-1,硝酸铈Ce(NO3)3 0.15~0.25mg·L-1,和氯化镧LaCl3 15~30mg·L-1。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球兰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选取:选择长势较好、无病虫害的若干成熟叶片作为外植体;
b、外植体消毒灭菌:将外植体的叶片用洗衣粉溶液洗涤,再用清水冲洗10~2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分数为65~75%乙醇溶液浸泡5~15s,无菌水冲洗1~3次,再置于升汞溶液中浸泡10~1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滤干水分;再将经表面灭菌的叶片切成0.5~2.5cm2的小块,待接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鸭血糯发酵酸奶冰淇淋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频电磁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