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4809.7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胡仁彬;冯朝生;张祥;钟正青;王希;胡彬;曾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215 | 分类号: | B60R2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转向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自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高速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研制、开发车辆安全和防盗控制相关控制器显得越来越重要。转向机构(转向盘)锁止装置是国家认可的防盗装置之一,其品质可靠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传统的机械式转向柱锁逐渐被电子转向柱锁所替代。使用电子转向柱锁实现车辆防盗功能,采用一套安全可靠的控制方法是关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大多通过无钥匙系统控制器PKE和车身控制器BCM来控制电子转向柱锁ESCL,但由于各系统设计特点的不同,很多汽车电子转向柱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都不是特别高,这也为汽车防盗功能的实现埋下了隐患。
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实用性的汽车电子转向柱锁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汽车电子转向柱锁进行控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分别采用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控制器PEPS和车身控制器BCM控制电子转向柱锁ESCL电源的正负极。
进一步,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控制器PEPS采用主、辅两个MCU分别独立控制电子转向柱锁ESCL供电。
进一步,采用冗余信号传输机制,使用LIN总线和物理硬线对电子转向柱锁ESCL的锁舌状态信号对比检测。
进一步,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控制器PEPS与电子转向柱锁ESCL匹配采用以下步骤:
(1)诊断仪发送固定码fixcode和安全码到PEPS中保存;
(2)诊断仪发送匹配命令给PEPS控制器;
(3)PEPS通过CAN总线通知BCM对ESCL接地;
(4)PEPS检测到ESCL已接地良好,则对ESCL供电;
(5)PEPS通过LIN总线与ESCL通讯,发送安全访问帧;
(6)ESCL回复安全访问成功;
(7)PEPS通过LIN总线与ESCL通讯,发送复位帧;
(8)ESCL回复复位成功;
(9)PEPS通过LIN总线与ESCL通讯,发送写固定码帧;
(10)ESCL回复固定码写入成功;
(11)PEPS通过LIN总线与ESCL通讯,发送写安全码帧;
(12)ESCL回复安全码写入成功;
(13)PEPS对ESCL断开供电;
(14)PEPS通过CAN总线通知BCM对ESCL断开接地,匹配完成。
进一步,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控制器PEPS控制电子转向柱锁ESCL的解、闭锁采用以下步骤:
(1)PEPS控制器判断电子转向柱锁解、闭锁条件满足;
(2)PEPS控制器通过CAN总线通知BCM对ESCL接地;
(3)PEPS检测到ESCL已接地良好,则对ESCL供电;
(4)PEPS控制器通过LIN总线与ESCL通讯,发送固定码fixcode给ESCL;
(5)ESCL认证fixcode合法性,并回复认证状态,认证不合法ESCL禁止动作;
(6)PEPS控制器通过LIN总线与ESCL通讯,获取ESCL锁状态;
(7)PEPS控制器通过LIN总线与ESCL通讯,发送命令请求ESCL解锁或闭锁;
(8)ESCL回复锁动作状态和断电许可信息;
(9)PEPS控制器对ESCL断开供电;
(10)PEPS控制器通过CAN总线通知BCM对ESCL断开接地。
进一步,无钥匙系统控制器PKE只在电子转向柱锁ESCL需要动作时才对其上电,在ESCL锁电机动作期间禁止断电,设置ESCL上电动作超时时间为1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适用各种汽车领域,该方法简单易行,且通过该方法对汽车电子转向柱锁进行控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很好地实现车辆的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4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