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的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1200.4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由贺里;长滨慎治;木村光男;东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31 | 分类号: | F16H57/031;F16H57/028;F16H57/03;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中,在用于收纳互相平行地配置的第1轴和第2轴的变速箱体的开口部结合有与所述第1、第2轴的轴端对置的箱盖。
背景技术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这样的结构:在对机动二轮车的摆动式动力单元的带式无级变速器进行收纳的传动箱的盖上形成覆盖离心式离合器的半球状的拱形壁,在该拱形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成呈放射状延伸的外侧肋和内侧肋,由此来加强传动箱的盖并抑制膜面振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0715号公报
可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由于单独形成一个半球状的拱形壁,因此无法充分提高盖的刚性,为了抑制盖的膜面振动,就必须在拱形壁形成外侧肋和内侧肋,因此,存在盖的重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一边将变速器的壳体的箱盖的重量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一边有效地抑制其膜面振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中,在对互相平行地配置的第1轴和第2轴进行收纳的变速箱体的开口部,结合有与所述第1、第2轴的轴端对置的箱盖,所述变速器的壳体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具备:第1球面壁,其以所述第1轴的轴线为中心向该箱盖的外侧呈拱形伸出;第2球面壁,其以所述第2轴的轴线为中心向该箱盖的外侧呈拱形伸出;以及第3球面壁,其与所述第1球面壁的一部分及所述第2球面壁的一部分重叠,并且该第3球面壁向该箱盖的外侧呈拱形伸出。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使与所述第1、第2轴平行地配置的第3轴的轴端与所述第3球面壁的中心对置,通过从所述第3球面壁的中心延伸的油路向所述第3轴的内部供油。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具备拱形的第4球面壁,所述拱形的第4球面壁从所述第1、第2球面壁中的至少一个球面壁的中央部向外伸出,在所述第4球面壁的外周部的内表面形成有支承轴承的轴承支承部,将与所述至少一个球面壁对置的所述第1、第2轴中的一个轴的轴端支承于所述轴承。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的任意一项技术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从所述第1、第2球面壁中的至少一个球面壁的中心延伸的油路向所述第1、第2轴中的一个轴的内部供油。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的任意一项技术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2球面壁中的至少一个球面壁形成有向外突出且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加强部。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中的任意一项技术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以从所述第1、第2球面壁中的至少一个球面壁的外表面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有第1肋和第2肋,所述第1肋从所述至少一个球面壁的中心向径向外侧延伸,所述第2肋从所述至少一个球面壁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所述第1、第2肋中的至少一个肋的棱线和另一个肋由从所述至少一个球面壁的外表面向外侧伸出的伸出壁连接。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2肋的径向外端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变速箱体固定至车体的安装部。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或技术方案7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壁连接所述第1肋的棱线和所述第2肋的棱线。
并且,实施方式的第1主输入轴13对应于本发明的第1轴,实施方式的第2主输入轴1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2轴,实施方式的输出轴19对应于本发明的第3轴。
根据技术方案1的结构,由于在与对变速器的第1轴和第2轴进行收纳的变速箱体的开口部相结合的箱盖形成有:以第1轴的轴线为中心向该箱盖的外侧呈拱形伸出的第1球面壁、以第2轴的轴线为中心向该箱盖的外侧呈拱形伸出的第2球面壁、以及与第1球面壁的一部分及第2球面壁的一部分重叠且向该箱盖的外侧呈拱形伸出的第3球面壁,因此,与互相独立地形成第1~第3球面壁的情况相比,通过使这3个球面壁互相加强以提高箱盖的刚性,能够在不需要特别的加强肋的情况下有效抑制箱盖的膜面振动,还能够将箱盖的重量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