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提高的轻负载效率的开关式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4671.1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M·卡尔森;O·珀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提高 负载 效率 开关 电源 | ||
1.一种可操作以控制开关式电源(200)中的开关元件Q1至Q6的开关的控制电路(210),所述开关式电源(200)包括具有开关元件Q1至Q4的初级侧电路和具有开关元件Q5、Q6的次级侧电路,所述初级侧电路和所述次级侧电路由变压器(110)耦合,所述控制电路(210)包括:
开关控制信号生成器(220),可操作以生成用于开关所述开关元件Q1至Q6的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开关式电源(200)将输入电压(Vin)转换成输出电压(Vout);以及
操作模式设置模块(260),可操作以接收指示流到负载(R)的电流的信号(I),所述负载(R)连接到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输出,并且所述操作模式设置模块(260)可操作以使得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器(220)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便基于所述电流而以连续导通模式或脉冲跳跃模式来操作所述开关式电源(200),其中在所述脉冲跳跃模式中,所述开关元件Q1至Q6在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至少一个开关周期内被关闭、但是所述开关式电源继续对所述负载(R)供电;
其中所述操作模式设置模块(260)可操作以监测指示所述电流的所述信号(I),以确定所述电流是否超过阈值,并且可操作以控制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器(220)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使得在所述电流超过所述阈值时所述开关式电源(200)以所述连续导通模式操作,并且在确定所述电流已经降到所述阈值或者低于所述阈值时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操作从所述连续导通模式被改变到所述脉冲跳跃模式,通过在第一开关周期中关闭所述次级侧电路中的所述开关元件Q5、Q6并且在下一个开关周期中关闭所述初级侧电路中的所述开关元件Q1至Q4,以使得所述脉冲跳跃模式是从所述连续导通模式进入的,从而防止能量从所述次级侧电路传送至所述初级侧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210),其中所述操作模式设置模块(260)进一步可操作以:
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指示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所述输出电压(Vout);
处理所述第二信号,以确定所述输出电压(Vout)是否在第一预定范围之内;
在确定所述电流已经降到所述阈值或者低于所述阈值并且所述输出电压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之内时,控制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器(220)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操作从所述连续导通模式改变到所述脉冲跳跃模式;以及
在确定所述电流已经掉落至所述阈值或者低于所述阈值、但是所述输出电压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之外时,控制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器(220)将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操作维持在所述连续导通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210),其中所述操作模式设置模块(260)可操作以:
处理所接收的指示所述电流的信号(I),以确定所述电流是否小于-Iripple/2,其中Iripple是所述电流的纹波电流分量的幅度;以及
在确定所述电流已经掉落至所述阈值或低于所述阈值但是不低于-Iripple/2、并且所述输出电压(Vout)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之内时,控制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器(220)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操作从所述连续导通模式改变至所述脉冲跳跃模式,并且在这些条件未满足时控制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器(220)将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操作维持在所述连续导通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210),其中所述操作模式设置模块(260)可操作以在使得所述开关式电源(200)进入所述脉冲跳跃模式之后并且在确定所述电流已经上升至所述阈值之上或者确定所述输出电压已经移至包含所述第一预定范围的数值的第二预定范围的数值之外时,使得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器(220)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便所述开关式电源(200)的操作从所述脉冲跳跃模式改变至所述连续导通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46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