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4387.6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1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入江诚一郎;伊藤久志;高宫秀治;小松弘崇;本桥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5/00 | 分类号: | F02D45/00;F02D41/14;F02D41/18;F02M25/07;F02M25/08;F02P5/15;F02P5/152;F02P5/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该内燃机具有:
节气门,其被设置在内燃机的进气通道内;以及
蒸发燃料通道,其将蒸发燃料混合气体供给到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蒸发燃料混合气体是空气和在向所述内燃机供给燃料的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的混合气体,
该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转速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内燃机的转速;
进气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内燃机的进气压力;
全开吸入空气量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转速计算全开吸入空气量,该全开吸入空气量是与所述节气门全开的状态对应的吸入空气量;
理论吸入空气量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全开吸入空气量以及所述进气压力计算与所述内燃机的废气没有回流到燃烧室的状态对应的理论吸入空气量;
吸入空气量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内燃机的吸入空气量;
空燃比检测单元,其在所述内燃机的排气通道中检测空燃比;
空燃比校正量计算单元,其根据所检测的空燃比计算空燃比校正量;
学习值计算单元,其计算所述空燃比校正量的学习值;
基准吸入空气量计算单元,其使用所述进气压力和内燃机转速以及所述空燃比校正量和学习值,计算基准吸入空气量;
下限值设定单元,其根据所述基准吸入空气量设定所检测的吸入空气量的下限值;
限制处理单元,其进行将所检测的吸入空气量限制在所述下限值以上的范围内的限制处理;
蒸发燃料混合气体量计算单元,其计算经由所述蒸发燃料通道供给到所述进气通道的蒸发燃料混合气体量;
吸入气体量计算单元,其通过使用所述蒸发燃料混合气体量校正所述限制处理后的吸入空气量,计算吸入气体量;以及
废气回流率计算单元,其使用所述理论吸入空气量和吸入气体量计算废气回流率,
该控制装置使用所述废气回流率来控制所述内燃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还具有最佳点火正时计算单元,所述最佳点火正时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废气回流率计算使所述内燃机的输出为最大的最佳点火正时,所述控制装置使用所述最佳点火正时进行所述内燃机的点火正时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具有:
爆震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内燃机的爆震;
滞后校正量计算单元,其以该爆震检测单元对爆震的检测频度越高点火正时的滞后校正量就越增大的方式计算点火正时的滞后校正量;以及
故障防护处理单元,其在所述滞后校正量达到了滞后极限值时,将所述限制处理后的吸入空气量置换为所述基准吸入空气量,
所述控制装置使用所述滞后校正量进行所述内燃机的点火正时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内燃机具有使废气从所述排气通道回流到所述进气通道的废气回流通道,
所述控制装置还具有:
估计回流气体量计算单元,其计算经由该废气回流通道流入到所述进气通道的气体量的估计值即估计回流气体量;以及
异常判定单元,其在所述空燃比校正量除以所述学习值而得到的空燃比判定参数处于根据所检测的吸入空气量和估计回流气体量设定的规定范围内时,判定为所述废气回流通道是异常的,
在经由所述废气回流通道而实现的外部废气回流率的目标值为规定值以上、所述内燃机处于规定的高负荷运转状态、由所述异常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废气回流通道是异常的、且所述滞后校正量达到了所述滞后极限值时,所述基准吸入空气量计算单元通过对所述基准吸入空气量乘以所述空燃比判定参数,修正所述基准吸入空气量,
所述故障防护处理单元将所述限制处理后的吸入空气量置换为修正后的基准吸入空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该控制装置还具有:
蒸发燃料浓度计算单元,其计算所述蒸发燃料混合气体中的蒸发燃料浓度;
校正吸入空气量计算单元,其使用根据所述蒸发燃料混合气体量和蒸发燃料浓度计算的所述蒸发燃料混合气中的新空气量,校正所述吸入空气量,由此计算校正吸入空气量;以及
爆震极限点火正时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废气回流率和校正吸入空气量计算与所述内燃机中的爆震的发生极限对应的爆震极限点火正时,
所述控制装置使用所述最佳点火正时或者爆震极限点火正时中的滞后侧的点火正时,进行所述点火正时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3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