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船或者轻合金船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3333.8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正城;萱岛孝一;大庭直树;藤原行久;高野浩太朗;铃木宏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3B3/18 | 分类号: | B63B3/18;B63B1/06;B63B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李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或者 合金 | ||
1. 一种钢船或者轻合金船,装备有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带状板部件形成占主船体的外板表面积的90%以上且100%以下的外板,该带状板部件仅具有能够通过二维弯曲加工形成的面和平面中的任一个面或者两个面且沿船体长度方向延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带状板部件形成占比满载吃水线靠下的外板表面的90%以上且100%以下的外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船首或者船尾中的一方的满载吃水线下的所述带状板部件的相邻的相互间的接合部,使相邻的所述带状板部件在船体横截面内构成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270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使至少船首或者船尾中的一方的满载吃水线下的所述带状板部件的相邻的相互间的接合部直接或者经由其他的接合部与船体中央部的舭部连接而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在比满载吃水线靠下处且船首端的位置与从船首垂线起垂线间长的0.1倍的距离后方的位置之间,通过所述带状板部件形成占船体的外板表面的50%以上且100%以下的外板。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关于船首阀的部分,追加船首部的带状板部件,并且以该追加的带状板部件不延伸至所述舭部的方式使该追加的带状板部件与相邻的带状板部件之间的接合部汇集于点,或者在该追加的带状板部件与相邻的带状板部件之间的接合部汇集的部分设置通过三维弯曲形成的曲面状的板部件。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在比满载吃水线靠下处且船尾端的位置与从船尾垂线起垂线间长的0.1倍的距离前方的位置之间,通过所述带状板部件形成占船体的外板表面的50%以上且100%以下的外板。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关于船尾的艉管周围,将用于制作船尾的艉管周围的形状的带状板部件延伸至平行部或在比所述平行部靠船尾侧的部位汇集于点而封闭该带状板部件,或者在该带状板部件的接合部汇集的部分设置通过三维弯曲形成的曲面状的板部件。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通过仅具有平面的面的所述带状板部件形成船体平行部,使舭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形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船或者轻合金船,其特征在于,
在主视线图中观察船体,各个所述带状板部件的与船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遍及船体前后方向而在该带状板部件中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造船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33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形状配合的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