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保险杠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61696.8 | 申请日: | 2012-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0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加纳光寿;吉村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B60R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保险杠梁,尤其涉及在树脂制梁一体地固定设置有金属梁的混合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的改良。
背景技术
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具有:(a)树脂制梁,其一体地具备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的长条状的梁主体和在该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的一对筒状的冲击吸收部;和(b)金属梁,其配设在该树脂制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和内侧的任一方并一体地固定设置在该树脂制梁。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是其中一例,在冲击吸收部的内部填充有金属泡沫,并且该冲击吸收部的端部经由另外准备的支承板固定于车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207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这样使用另外准备的支承板安装于车体的情况下,存在零件个数增加而安装作业繁琐并且成本升高这样的问题。另外,在冲击吸收部与梁主体的连接部和/或梁主体设置有多个加强肋,形状会复杂化而导致金属模具构造的复杂化和/或成形性的降低,在这一点上也可能会使制造成本增加。
本发明是以以上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使得能够无需另外的支承板而容易地安装于车体,并且能够既确保预定的刚度又使形状简化,从而减少制造成本。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第1发明是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梁,是具有树脂制梁和金属梁的混合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a)所述树脂制梁一体地具备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的长条状的梁主体和在该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的一对筒状的冲击吸收部,(b)所述金属梁配设于该树脂制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和内侧的任一方并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树脂制梁,其特征在于,(c)在所述冲击吸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端部一体地设置有用于安装于车体的平坦的安装部,(d)所述梁主体经由以从所述安装部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延伸的方式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一体地连结于该安装部,另一方面,(e)所述金属梁与所述梁主体的中间部分重叠并固定设置于该中间部分,并且被设置为经过所述弯折部到达左右两侧的所述冲击吸收部。
第2发明根据第1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梁,其特征在于,(a)所述金属梁配设在所述树脂制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以与所述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的外侧面接触的方式与重叠该外侧面重叠,并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外侧面,并且,(b)该金属梁的两端部跨所述弯折部而架设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冲击吸收部的顶端部分。
第3发明根据第1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梁由在热压成形后通过酸处理去除了表面的氧化锌膜的熔融镀锌钢板构成,并且通过嵌件成形一体地固定设置于所述树脂制梁,以与所述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的外侧面或内侧面紧贴并重叠。
发明的效果
在这样的车辆用保险杠梁中,由于在冲击吸收部一体地设置有安装部,所以能够无需另外的支承板而安装于车体,安装作业性提高,并且零件个数变少而制造成本减少。另外,由于梁主体经由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一体地连结于上述安装部,所以能够得到高的刚度,并且载荷从梁主体直接传递至安装部,另一方面,由于金属梁被设置为从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经过弯折部到达左右两侧的冲击吸收部,所以能够整体上确保预定的刚度并且省略树脂制梁的加强肋等而使形状简化,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在第2发明中,由于金属梁配设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以与梁主体的中间部分接触的方式与该中间部分重叠并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中间部分,并且跨弯折部而架设于冲击吸收部,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冲击吸收部的顶端部分,所以载荷经由金属梁传递至冲击吸收部,能够适当地得到冲击吸收作用。另外,由于在冲击吸收部、金属梁以及弯折部之间形成有空间,所以刚度进一步提高,能够省略树脂制梁的加强肋等而进一步使形状简化。
在第3发明中,由于金属梁由在热压成形后通过酸处理去除了表面的氧化锌膜的熔融镀锌钢板构成,并且通过嵌件成形而一体地固定设置于树脂制梁,以与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紧贴并重叠,所以能够得到预定的面接合强度,减少机械性接合部而进一步使形状简化。即,虽然熔融镀锌钢板会通过热压成形时的淬火而形成镀锌与钢板的固溶层并在表面形成微小凹凸,但同时会在表面形成氧化锌膜而妨碍与树脂的紧贴性,因此,通过利用酸处理去除该氧化锌膜,能够利用微小凹凸的锚固效果而以预定的接合强度固定设置于树脂制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铁工株式会社,未经丰田铁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培苗床
- 下一篇:一种降低发病率、提高收益的核桃棉花间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