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60407.2 | 申请日: | 201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8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禹相昱;金帝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M4/38;H01M4/13;H01M4/139;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穆德骏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负极 活性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包含:
核,所述核包含碳-硅复合材料并具有形成在内部的空穴;以及
涂层,所述涂层形成在所述核的表面上并包含磷(P)基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涂层由包含磷基合金的多个畴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磷基合金为磷与选自如下的金属的合金:Al、Ti、Cr、Mn、Fe、Co、Ni、Cu、Zn、Ga、Ge、As、Pd、Ag、In、Sn和W。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碳-硅复合材料还包含氧。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涂层的密度在1.2~5.8g cm-3的范围内,且所述涂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0.1μm。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核的比表面积等于或小于50m2/g。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核的平均粒径在0.5~100μm的范围内。
8.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包含:
集电器;和
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形成在所述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包含负极活性材料,
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限定的负极活性材料。
9.一种锂二次电池,包含:
正极;
负极;和
设置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
其中所述负极为权利要求8中所限定的负极。
10.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限定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金属氯化物溶液对硅聚合物粒子进行处理以制备在表面上负载有金属催化剂的硅聚合物粒子;
将所述在表面上负载有金属催化剂的硅聚合物粒子分散在充满镀覆溶液的镀槽中,所述镀覆溶液包含磷基合金用金属离子和磷酸;
对所述槽进行加热以形成磷(P)基合金表面涂布的硅聚合物粒子;以及
通过还原气氛中的热处理将所述磷(P)基合金表面涂布的硅聚合物粒子碳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制造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硅聚合物粒子为聚硅氧烷、聚硅烷和聚碳硅烷。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制造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氯化物溶液为将选自PdCl2、SnCl2和CuCl2中的金属氯化物溶于硝基盐酸或盐酸的水溶液中,或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六甲基磷酰胺(HMPA)、二甲基乙酰胺(DMA)或二甲基亚砜(DMSO)的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液。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制造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磷基合金用金属离子为选自如下的一种离子或其混合物:Ni2+、Cu2+、Ti4+、Al3+、Cr2+、Cr3+、Cr6+、Mn2+、Mn3+、Mn4+、Fe2+、Fe3+、Co2+、Co3+、Zn2+、Ga3+、Ge4+、As4+、Pd2+、Ag+、In2+、In3+、Sn2+和W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04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火花加工的无损电极
- 下一篇:成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