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制动器的操作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0390.0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胡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0 | 分类号: | B66B5/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敬莲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制动器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电梯设备的行驶体制动的方法以及涉及一种相应的电梯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设备被装入建筑物中。电梯设备主要由轿厢构成,轿厢借助承载机构与对重或与第二轿厢连接。借助驱动装置使轿厢沿着基本上竖直的导轨移行,其中,驱动装置选择性地作用于承载机构或者直接作用于轿厢或对重。电梯设备被应用于将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货物运送越过单个或多个楼层。
电梯设备包含用于在驱动装置或承载机构失灵的情况下紧固电梯轿厢的装置。为此,一般应用如下的安全制动器,该安全制动器在需要情况下能够将电梯轿厢刹停在导轨上。
由欧洲专利申请EP2112116公知一种这样的安全制动器,该安全制动器能够通过电机械式装置来触发。在此,电磁体将制动配对板克服弹簧力作用地保持在正常位置中。电磁体需要大量能量,这是因为电磁体必须持续以克服弹簧力的高保持能量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选的安全制动器,该安全制动器可以通过电机械式装置被触发并且能够以很少的能量运行。
在下面称为电梯制动装置的安全制动器被设置用于使电梯轿厢在制动过梁(优选为整合到导轨中的制动过梁)上运行以及进行可能的制动。电梯制动装置包含制动壳体。制动壳体形成了电梯制动装置的基本结构。优选将该制动壳体装入电梯轿厢的承载结构中,并且优选将该制动壳体构造用于将制动力从制动体传递到电梯轿厢。电梯制动装置自然也可以装配在电梯设备的对重上,而不装配在电梯轿厢上。
电梯制动装置包含第一制动体。该第一制动体以能够运动的方式布置在制动壳体上。该第一制动体的实施方式如下:一旦第一制动体与制动过梁发生接触并且该制动过梁相对于电梯制动装置运动,即当电梯轿厢沿着导轨运动时,第一制动体在制动壳体中随导轨的制动过梁一起运动。通过这种优选通过摩擦锁合而进行的运动,制动过梁被夹紧,并且制动壳体或者从属于该制动壳体的弹性元件可以被紧合。
这例如以如下方式进行,即:第一制动体包含紧合偏心轮或制动偏心轮,该紧合偏心轮或制动偏心轮以能够绕布置在制动壳体上的转动轴转动的方式来布置。一旦偏心轮与制动过梁发生接触,偏心轮通过产生于偏心轮与制动过梁之间的摩擦力而扭转。由此,制动壳体相应于偏心轮的偏心度地被往回压并且制动壳体被相应紧合。相应于紧合偏心轮或制动偏心轮的形状地,紧合偏心轮或制动偏心轮的扭转强制地与电梯制动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对应地进行。由此,电梯制动装置能够以在两侧起作用的方式来实施。
可替选地,第一制动体也可以是制动楔块而不是偏心轮。在此情况下,制动楔块可以支承在与制动过梁隔开间距的楔块轨上。一旦制动楔块与制动过梁发生接触,或者被压紧到制动过梁上时,制动楔块通过产生于制动楔块与制动过梁之间的摩擦力被带动。由此,制动壳体相应于制动楔块的楔块斜度地被往回压并且制动壳体被相应紧合。
电梯制动装置包含顶杆。该顶杆布置在制动壳体上,从而制动过梁可以布置在第一制动体与顶杆之间。由此,顶杆在关于制动过梁与第一制动体相对的侧上处于制动壳体中。顶杆这样布置,即:在正常状态中,第一制动体与顶杆之间的间距为至少等于制动过梁的厚度加上在第一制动体、制动过梁与顶杆之间所需的通行余隙。顶杆被这样实施,即:顶杆能够在需要情况下朝向第一制动体的方向基本上以垂直于制动过梁走向的作用线进给,并且该顶杆可被推压到能被布置于第一制动体与顶杆之间的制动过梁上。另外,第一制动体可以通过由于将顶杆推压到制动过梁上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而与制动过梁发生接触,方式为:布置在制动壳体上的顶杆在侧向上将制动壳体压离并且进而使同样布置在制动壳体上的第一制动体与制动过梁发生接触。这种类型的夹紧使得第一制动体在其已与制动过梁发生接触之后自主地继续紧合并且进而可以使电梯制动装置发挥作用。当例如其他制动部件供顶杆使用时,第一制动体与顶杆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情况也略大于最小所需的通行余隙地选择。
具有优点的是,制动壳体在水平上柔性地或者可推移地固定在电梯轿厢上。由此,制动壳体进而还有电梯制动装置可以相对于制动过梁对准并且轿厢的导靴由此去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0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阻尼Mn-Cu基减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容器和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