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单元和钢板弧的设置工法以及钢板单元的连接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59544.4 | 申请日: | 201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忠明;竹内成行;中西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鹿屹;李雪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单元 设置 以及 连接 结构 | ||
1.一种钢板单元和钢板弧的设置工法,将形成筒状的多个钢板单元隔开规定间隔打入设置于地基之后,在所述钢板单元之间将钢板弧打入地基,由所述钢板弧将所述钢板单元彼此连接,并至少在所述钢板单元内填充有填充材料,所述钢板单元和钢板弧的设置工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钢板单元由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构成,
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单元的筒状的第一壳体板沿壳体轴心方向打入地基中,
从所述第一单元的上方吊放所述第二单元,将形成所述第二单元的筒状的第二壳体板嵌合于连接构件,在所述第一单元上方连接所述第二单元,且所述连接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板的上端部的内周面或外周面,
利用周向焊接将所述第一壳体板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板的下端部接合。
2.一种钢板单元和钢板弧的设置工法,将形成筒状的多个钢板单元隔开规定间隔打入设置于地基之后,在所述钢板单元之间将钢板弧打入地基,由所述钢板弧将所述钢板单元彼此连接,并至少在所述钢板单元内填充有填充材料,所述钢板单元和钢板弧的设置工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钢板单元由第一单元、中间单元和第二单元构成,
将形成所述第一单元的筒状的第一壳体板沿壳体轴心方向打入地基中,
从所述第一单元的上方吊放所述中间单元,将形成所述中间单元的筒状的中间壳体板嵌合于连接构件,在所述第一单元上方连接所述中间单元,且所述连接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板的上端部的内周面或外周面,
利用周向焊接将所述第一壳体板的上端部与所述中间壳体板的下端部接合,
将形成所述第二单元的筒状的第二壳体板的下端部嵌合于中间连接构件,在中间单元的上端连接第二单元,且所述中间连接构件位于中间单元的上端部且安装于所述中间壳体板的内周面或外周面,
利用周向焊接将所述中间壳体板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板的下端部接合。
3.一种钢板单元的连接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筒状的多个钢板单元,所述多个钢板单元沿壳体轴心方向被打设并贯入地基,并且由钢板弧相互连接,
所述钢板单元为二层连接钢板单元或三层连接钢板单元,所述二层连接钢板单元由在安装现场贯入地基的第一单元和与所述第一单元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单元构成,所述三层连接钢板单元由在安装现场贯入地基的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的上端部连接的中间单元以及与所述中间单元的上端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单元构成,在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中间单元的连接部、所述中间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的连接部的至少一个的连接部结构中,
所述第一单元或所述中间单元作为下层侧单元,在形成所述下层侧单元的筒状的下层侧壳体板的上部内周面上,安装有用于保持所述下层侧单元的形状的内周肋,并在所述下层侧壳体板的上端部内周面上,安装有上端从所述下层侧壳体板的上端向上方突出的头部加强构件,
所述中间单元或所述第二单元作为上层侧单元,在形成所述上层侧单元的筒状的上层侧壳体板的下部,在周向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沿壳体轴心方向的多个调整用狭缝,所述多个调整用狭缝能使所述上层侧壳体板的下端部在规定范围内位移,
在所述头部加强构件的上端部内表面上,在周向以规定间距安装有多个引导件,所述多个引导件引导所述上层侧壳体板的下端部,使所述上层侧壳体板的下端部外嵌于所述头部加强构件,
在所述下层侧壳体板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层侧壳体板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有根部间隙,所述根部间隙与作为垫板的所述头部加强构件相对,并从外周侧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95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弹跳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电化学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