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拉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954.5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H-P·贝茨;D·泽尔策;R·卡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95 | 分类号: | B60R22/19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系统 拉紧 | ||
1.用于安全带系统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包括:
安全带轴壳体(18),其具有壳体腿(26、28),壳体腿具有壳体开口(30、32);
安全带轴(12),该安全带轴延伸通过所述壳体开口(30、32)并且该安全带轴绕一轴线(A)可旋转地支承在安全带轴壳体(18)中,安全带轴(12)在其各轴向端部上具有轴末端(64、66)以用于将安全带轴(12)支承在安全带轴壳体(18)中;以及
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在该安全带轴插入元件上固定安全带(16)的一个端部(14),
其中安全带轴(12)具有凹槽(22)用以容纳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并且
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能够被基本上径向地插入凹槽(22)中,其特征在于,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的相反的各轴向端部轴向超出安全带(16)延伸,其中各轴向端部构成为支承部分(61)用以将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支承在安全带轴的轴末端(64、66)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带轴(12)具有叉形轴承(62)用以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其中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能够被基本上径向地插入叉形轴承(62)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设计成对称的。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将安全带(16)的端部(14)缝合成一环,该环包围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的至少一部分。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带轴(12)在其各轴向端部上具有轴末端(64,66),各轴末端通过一安全带轴板条(68)相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轴末端(64、66)中构成用于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的叉形轴承(62)。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带轴(12)设计成对称的。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带轴壳体(18)设计成对称的。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带轴壳体(18)在轴向剖面内构成基本上U形的并且具有一壳体板条(24)和两个对置的壳体腿(26、28),每一壳体腿(26、28)具有一壳体开口(30、32),安全带轴(12)通过所述壳体开口延伸。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腿(26、28)之间的间距在壳体板条(24)的区域内大于在各自由的腿端(79)的区域内。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腿(26、28)之间的间距在壳体开口(30、32)的区域内改变。
12.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是对称的钢板。
13.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配件安全带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将安全带(16)的端部(14)缝合成一环,该环包围安全带轴插入元件(20)的至少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9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