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768.1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邦彦;浅野诚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21/08 | 分类号: | F02D21/08;F02D13/02;F02D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在内燃机中使用,所述内燃机具备:设于排气流路上的排气侧涡轮;设于将所述排气侧涡轮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连结的旁通通路上的废气泄压阀;设于吸气流路上且通过所述排气侧涡轮驱动的吸气侧压缩机;设于将所述吸气侧压缩机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连结的旁通通路上的空气旁通阀;使废气从所述排气流路向位于所述吸气侧压缩机上游的所述吸气流路回流的废气回流通路;设于所述废气回流通路上的废气回流控制阀;对在所述吸气流路中流动的吸气量进行控制的吸气量控制机构,
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至少对所述废气泄压阀、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及所述吸气量控制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借助所述吸气侧压缩机进行增压的状态和废气从所述废气回流通路回流的状态并存的运转状态下,在通过所述吸气量控制机构使吸气量减少或者增加的过渡运转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空气旁通阀关闭的状态下向所述废气泄压阀发送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吸气量控制机构使吸气量减少的减速运转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空气旁通阀关闭的状态下以使所述废气泄压阀打开的方式向所述废气泄压阀发送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空气旁通阀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在通过所述吸气量控制机构使吸气量减少的减速运转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以使所述空气旁通阀关闭而所述废气泄压阀打开的方式向所述空气旁通阀和所述废气泄压阀发送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借助所述吸气侧压缩机进行增压的状态和废气从所述废气回流通路回流的状态并存的运转状态下,在使吸气量减少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空气旁通阀关闭的状态下以使所述废气泄压阀打开的方式向所述废气泄压阀发送控制信号,并且将关闭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的控制信号、或者打开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的控制信号中的任一者向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发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要移向的运转状态为借助所述吸气侧压缩机进行增压的状态和废气从所述废气回流通路回流的状态未并存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将关闭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向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发送,在要移向的运转状态为借助所述吸气侧压缩机进行增压的状态和废气从所述废气回流通路回流的状态并存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将打开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向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要移向的运转状态为借助所述吸气侧压缩机进行增压的状态和废气从所述废气回流通路回流的状态未并存且需要内部EGR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将关闭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向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发送,并且使所述吸气阀和排气阀的阀交叠扩大,并将使该扩大时期延迟规定时间的控制信号向所述吸气阀或者排气阀的相位可变机构发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要移向的运转状态为借助所述吸气侧压缩机进行增压的状态和废气从所述废气回流通路回流的状态未并存且需要内部EGR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将关闭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向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发送,并且使所述排气阀的关闭时期的工作缸容积扩大,并将使该扩大时期延迟规定时间的控制信号向所述排气阀的相位可变机构发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要移向的运转状态为借助所述吸气侧压缩机进行增压的状态和废气从所述废气回流通路回流的状态未并存且无需内部EGR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将关闭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向所述废气回流控制阀发送,并且以使所述空气旁通阀关闭而所述废气泄压阀打开的方式向所述空气旁通阀和所述废气泄压阀发送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量控制机构为使吸气阀的相位及动作角可变的升程/相位可变机构、或者设于所述吸气流路上的节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7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