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成形坯的注塑成形装置、注塑成形方法以及预成形坯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6487.4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润一;清水一彦;细越山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B11/08;B29C45/76;B29C49/06;B29C4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注塑 装置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形对在形成主体的主材层中层叠了中间层的合成树脂制瓶体进行成形的试管状的预成形坯的注塑成形装置、注塑成形方法以及预成形坯。
背景技术
对基于注塑成形而形成的试管状的预成形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形后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制的瓶体(宝特瓶),具有优异的透明性、机械强度、气体阻隔性等性质,而被用于饮料、食品、化妆品等各种领域。
对于为了抑制内容液的质量降低而更加需要氧气等的气体阻隔性的用途来说,大多情况下,使用在形成主体的由PET树脂构成的主材层中层叠由气体阻隔性高的尼龙树脂等构成的中间层后得到的两种三层的层叠构造。
而且,具有这种层叠构造的宝特瓶,也能够对基于注塑成形而形成的具有两种三层的层叠构造的试管状的预成形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形后得到。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发明,其涉及用于注塑成形上述两种三层的预成形坯的具有多层喷嘴的成形装置。
在此,图10(a)表示这种预成形坯101的以往例,图11是概略表示用于成形该预成形坯101的成形装置的喷嘴部11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用于使用该装置来成形上述预成形坯101的注塑模式的一例的说明图,而且,图13是表示该注塑模式中的、熔融树脂向金属模型腔内的填充过程的说明图。
图10(a)的预成形坯101作为中间层而层叠了由气体阻隔性高的树脂形成的阻隔树脂层101b,由此,将该预成形坯101双轴拉伸吹塑成形,从而能够提供如下的瓶体,该瓶体具有例如将来自外部的氧气的进入量减少至极小而抑制内容物的氧化劣化的发展等难以由PET树脂单独实现的功能。
而且,具有这种层叠构造的预成形坯101由图11所示的具有多层喷嘴部11的成形装置通过图12所示的注塑模式而成形。
即,在图11的装置中,从第一供给部Sa供给的PET树脂从外侧流路15a和内侧流路15c向合流路19流动,从第二供给部Sb供给的阻隔树脂从中流路15b向合流路19流动,并流入至外侧流路15a与内侧流路15c之间,在合流路19内,形成在主材树脂Ra中以圆筒状层叠有阻隔树脂Rb的合流树脂体,然后将该合流树脂体注塑、填充到金属模1的型腔4内。
参照图12和图13具体来说,图13(a)是图12所示的注塑模式的E时点紧前的状态,表示仅填充了PET树脂Ra的状态。
在E时点开始进行阻隔树脂Rb的注塑,在E~F时点之间以在PET树脂Ra中夹有阻隔树脂Rb的层叠状态向金属模型腔内进行填充(参照图13(b)),在F时点停止阻隔树脂的注塑并再次仅填充PET树脂Ra,然后结束注塑工序(参照图13(c)),从而能够得到图10(a)所示的预成形坯10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30672号公报
由图10(a)也可知,在如上所述地成形的预成形坯101中并不必在形成预成形坯101的所有周壁中都层叠阻隔树脂层101b,在大多情况下构成为,在瓶口部102的上端部及底部106没有层叠阻隔树脂层101b。
在瓶口部102的情况下,若与其为开放端的情况相辅地,将由异种树脂形成的阻隔层101b层叠至其上端的话,则由于成形收缩或瓶口部102的热结晶化处理,而存在有圆筒状的瓶口部102变形成椭圆状等的问题,因此,在上端部不层叠阻隔层101b。
在图10(a)的预成形坯101的示例中,考虑到上述变形、气体阻隔性、以及气体阻隔树脂的材料成本等,使阻隔树脂层101b的前端缘LE位于瓶口部102的大致中央高度,从而要求高精度地控制阻隔树脂层101b的前端缘LE的位置。
不过,瓶口部102为即使对瓶体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之后也不会延伸变形地较厚的厚度,从而即使使上端部的有限部分由PET树脂层101a单独构成,也能够将瓶体整体的气体阻隔性抑制得较小。
另一方面,关于底部106,由于其与瓶口部102不同,是延伸后变薄的部位,所以从抑制瓶体整体的气体阻隔性降低的观点出发,如图10(b)所示,优选在底部106的整体上层叠阻隔树脂层101b。
但是,若在图12的注塑模式的F时点、即阻隔树脂的注塑结束时点,不瞬间停止阻隔树脂向型腔4的流动,则会变成所谓的“截断不良”的状态,阻隔树脂层101b会在底部106的底面壁部分上,以层叠多层且使阻隔树脂层101b的断片即所谓的鳞片(scale)层叠等不均匀的状态层叠,因此,在瓶体上也会产生底部不均匀变形从而着地状态不稳定、以及机械强度降低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未经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静电除尘系统
- 下一篇:磁铁矿精粉品位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