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绝缘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5757.X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渊贵裕;山本茂之;筑地真;久保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5/06 | 分类号: | H01F5/06;H02K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线圈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绝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磁设备(例如,旋转机等)的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绝缘带,尤其涉及热传导性以及耐电压特性优异的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电磁线圈的制造的绝缘带。
背景技术
用于电磁设备(例如,旋转机等)的电磁线圈的绝缘包覆体一般使用包括云母(云母)、无机粒子以及热硬化性树脂的复合材料。由于这样的电磁线圈的绝缘包覆体在电磁设备的运转中因电磁线圈的温度上升而热劣化,所以,需要通过有效地冷却来抑制劣化。
因此,以往就要求电磁线圈的绝缘包覆体的高热传导化,提出了作为与绝缘包覆体配合的无机粒子,使用热传导性高的无机粒子的情况(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060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来说,电磁线圈是通过在将绝缘带缠绕到线圈导体后,对绝缘带含浸液状的树脂组成物,模制成规定的厚度,最后,使树脂组成物硬化而制造,但是,在以往的电磁线圈中,存在在模制时绝缘带所含的无机粒子与所含浸的树脂组成物一起向绝缘带的外部流失这样的问题。由此,即使作为无机粒子使用热传导性高的无机粒子,也不能充分地得到提高热传导性的效果。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做出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抑制无机粒子的外部流失且确保了良好的热传导性的绝缘包覆体的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提供抑制无机粒子的外部流失且确保了良好的热传导性的绝缘包覆体的绝缘带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认真进行了研究,结果为,发现通过使用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凝聚粒子作为无机粒子,能够抑制无机粒子的外部流失,使无机粒子在绝缘包覆体中高充填化。
即,本发明是一种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具有绝缘包覆体,所述绝缘包覆体在线圈导体上交替地层叠了包括云母的云母层和包括纤维强化材料、无机粒子以及树脂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前述无机粒子包括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凝聚粒子。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所述电磁线圈具有绝缘包覆体,该绝缘包覆体在线圈导体上交替地层叠了包括云母的云母层和包括纤维强化材料、无机粒子以及树脂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前述无机粒子包括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凝聚粒子,该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包括前述云母、前述纤维强化材料以及前述无机粒子的绝缘带向前述线圈导体缠绕的工序;和对被缠绕于前述线圈导体的前述绝缘带含浸液状的树脂组成物并使之硬化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绝缘带,所述绝缘带具有包括云母的云母层和包括纤维强化材料、无机粒子以及树脂且被层叠在前述云母层上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前述无机粒子包括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凝聚粒子。
再有,本发明是一种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具备:线圈导体;以及绝缘包覆体,该绝缘包覆体具有缠绕在前述线圈导体的外周部的上述的绝缘带,并且前述绝缘带通过树脂与前述线圈导体一体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抑制无机粒子的外部流失且确保了良好的热传导性的绝缘包覆体的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绝缘带,其提供抑制无机粒子的外部流失且确保了良好的热传导性的绝缘包覆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图2是将图1中的1个绝缘层局部放大来表示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的粒子形状的示意图。
图4是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作为无机粒子使用的绝缘层的剖视图。
图5是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凝聚粒子的示意图。
图6是将二次凝聚粒作为无机粒子使用的绝缘层的剖视图。
图7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绝缘带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绝缘带的立体图。
图9是使用图7的绝缘带制作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向含浸了液状的树脂组成物的图7的绝缘带施加压力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一边参见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5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
- 下一篇:水陆两用车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