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绝缘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5757.X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渊贵裕;山本茂之;筑地真;久保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5/06 | 分类号: | H01F5/06;H02K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线圈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绝缘 | ||
1.一种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具有绝缘包覆体,所述绝缘包覆体在线圈导体上交替地层叠了包括云母的云母层和包括纤维强化材料、无机粒子以及树脂的加强层,所述电磁线圈的特征在于,
前述无机粒子包括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凝聚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前述云母层的厚度t3和前述加强层的厚度t4之比(t3/t4)在1.6~2.2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前述纤维强化材料由玻璃布构成,并且,前述玻璃布的开口率在35%~90%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前述二次凝聚粒子的平均粒径相对于前述加强层的厚度t4,在0.5×t4~1.2×t4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前述二次凝聚粒子的最大粒径在50μ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绝缘包覆体中,
前述云母在45~55vol%的范围内,
前述纤维强化材料在5~7vol%的范围内,
前述无机粒子在3~12vol%的范围内,
前述树脂在30~45vol%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前述纤维强化材料的厚度在10μm~40μm的范围内。
8.一种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
所述电磁线圈具有绝缘包覆体,该绝缘包覆体在线圈导体上交替地层叠了包括云母的云母层和包括纤维强化材料、无机粒子以及树脂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
前述无机粒子包括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凝聚粒子,
所述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包括前述云母、前述纤维强化材料以及前述无机粒子的绝缘带向前述线圈导体缠绕的工序;和
对被缠绕于前述线圈导体的前述绝缘带含浸液状的树脂组成物并使之硬化的工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线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带中的前述二次凝聚粒子的单位面积重量在10g/m2~40g/m2的范围内。
10.一种绝缘带,所述绝缘带具有包括云母的云母层和包括纤维强化材料、无机粒子以及树脂且被层叠在前述云母层上的加强层,
所述绝缘带的特征在于,前述无机粒子包括将六方晶氮化硼的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凝聚粒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绝缘带,其特征在于,前述无机粒子避开前述纤维强化材料被配置,前述纤维强化材料以及前述无机粒子通过前述树脂与前述云母层一体化。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绝缘带,其特征在于,前述二次凝聚粒子的定向指数在15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带,其特征在于,前述二次凝聚粒子的平均粒径在10μm~40μm的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带,其特征在于,前述二次凝聚粒子由无机粘合剂凝聚,前述无机粘合剂包括从硼酸以及碱土类金属的硼酸盐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带,其特征在于,前述二次凝聚粒子的孔隙率在40%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强化材料是开口率在40%以上的玻璃布,且前述玻璃布的厚度相对于前述二次凝聚粒子的平均粒径在0.6倍以上。
17.一种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具备:
线圈导体;和
绝缘包覆体,其具有缠绕在前述线圈导体的外周部上的权利要求10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带,且前述绝缘带通过树脂与前述线圈导体一体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57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制动/驱动力控制装置
- 下一篇:水陆两用车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