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介质操纵的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5036.9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A·米勒;B·考尔富斯;S·施耐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CHR.迈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3/00 | 分类号: | F16D6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沈英莹 |
地址: | 德国毛***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介质 操纵 制动器 | ||
1.用于轴向和/或旋转运动的导向杆(2)的制动器(BR2),所述制动器包括:包围导向杆(2)的制动器壳体(1);在所述制动器壳体中置于中央地设置的并且与制动器壳体(1)固定连接的夹紧钳(3),所述夹紧钳在制动时径向挤压到导向杆(2)上;内夹紧圆锥体(11),所述内夹紧圆锥体通过压力介质操纵的活塞(6、6.1、6.2、6.n)在壳体(1)中轴向运动并且所述内夹紧圆锥体的轴向运动通过内夹紧圆锥体(11)和夹紧钳圆锥体(3.2)的共同作用相对于导向杆(2)径向转向,
其特征在于,
在制动器(BR2)中相继地设置多个平行于中轴线(A)能运动的活塞(6、6.1、6.2、6.n),这些活塞这样彼此处于作用连接中,使得通过压力介质作用到各个活塞(6、6.1、6.2、6.n)上的力累加。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夹紧钳(3)在其内径上设有摩擦材料(3.1),在所述摩擦材料和制动杆(2)之间通过摩擦锁合产生制动力或制动转矩。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制动器(BR)通过蓄能器、优选弹簧(4)闭合并且通过活塞(6、6.1、6.2、6.n)的压力加载打开(图2)。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制动器在活塞(6、6.1、6.2、6.n)的压力加载时闭合并且通过蓄能器、优选弹簧(4)打开(图5)。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导向杆(2)具有圆柱形的外轮廓。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活塞(6、6.1、6.2、6.n)的中轴线(A)处于制动器(BR2)的中轴线(A)上。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制动器壳体(1)以及活塞(6、6.1、6.2、6.n)设计为大致旋转对称的并且活塞面(7、7.1、7.2、7.n)具有圆环形状。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其特征在于,
所有活塞(6、6.1、6.2、6.n)的圆环形的活塞面(7、7.1、7.2、7.n)大致一样大。
9.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所有活塞(6、6.1、6.2、6.n)的圆环形的活塞面(7、7.1、7.2、7.n)由于彼此不同的外径或内径而不同。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处于夹紧钳(3)中的摩擦材料(3.1)由商业通用的与合成树脂结合的摩擦片衬面构成并且与夹紧钳(3)粘接。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处于夹紧钳(3)中的摩擦材料(3.1)由聚合物混合物制成并且通过涂敷方法如热喷涂施加。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其特征在于,
活塞空间(8、8.1、8.2、8.n)一方面通过活塞(6、6.1、6.2、6.n)的活塞面(7、7.1、7.2、7.n)并且另一方面通过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间隔片(9、9.1、9.2、9.n)限定。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活塞(6、6.1、6.2、6.n)相互通过同中心的螺纹连接。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制动器(BR2),
其特征在于,
活塞(6、6.1、6.2、6.n)相互通过圆柱形的压配合部或间隙配合部连接或定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HR.迈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未经CHR.迈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50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 下一篇:铁路信号室内组合侧面端子配线定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