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近红外区域的光谱发光标准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4984.0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J.凯克特;K.U.斯托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74 | 分类号: | C09K11/74;C09K11/77;C03C3/095;C03C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贾静环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红外 区域 光谱 发光 标准 | ||
1.一种光谱发光标准物,其在光透射的、特别是光学透明的无机基体材料中具有铋,其中该发光标准物在激发光照射时在近红外区域发光,并且铋充当近红外区域的光发射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谱发光标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基体材料是玻璃,特别是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锗酸盐玻璃或硫化物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光谱发光标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基体材料具有用于提高发光强度的至少一种碱金属和/或至少一种碱土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光谱发光标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基体材料掺杂有除铈外的至少一种稀土金属,特别地,所述无机基体材料掺杂有钕和镱。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光谱发光标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基体材料具有硅、铝、铋、钕、镱和任选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在组成上以氧化物计为75~90摩尔%的SiO2、10~20摩尔%的Al2O3、1~3摩尔%的Bi2O3、0.1~0.5摩尔%的Nd2O3、1~5摩尔%的Yb2O3。
6.铋在光透射的、特别是光学透明的无机基体材料中作为发光标准物的用途,该发光标准物在激发光照射时在近红外区域发光,其中铋充当近红外区域的光发射器,其中所述发光标准物特别地具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无机基体材料。
7.一种用于制造在光透射的、特别是光学透明的无机基体材料中具有铋的光谱发光标准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光标准物在用激发光照射时在近红外区域内发光,并且铋充当在近红外区域内的光发射器,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将无机铋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基体形成物充分混合以制造含铋的混合物,或
用铋阳离子填充可无定形化的无机离子交换剂材料以制造含铋的离子剂;
-在900~1800℃的惰性气体下,或在1300~1800℃的空气下,加热所述含铋的混合物或所述含铋的离子交换剂至少3小时,优选至少4小时;以及
-使所得的熔化物或烧结产物冷却并将经冷却的熔化物或烧结产物粉碎至粒度在50μm以下的粉末,优选在20μm以下的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铋化合物和所述基体形成物作为氧化物和/或碳酸盐进行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含铋的混合物或所述含铋的离子交换剂中加入至少一种碱金属和/或至少一种碱土金属和/或至少一种稀土金属,其优选以氧化物或碳酸盐或硫酸盐或硝酸盐的形式。
10.一种校准介质,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光谱发光标准物,或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的方法得到的光谱发光标准物;和
用于所述发光标准物的载体材料(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校准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10)是片状的,并且所述光谱发光标准物包含于所述载体材料的容积中,或包含于所述载体材料的容积的部分区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校准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10)是片状的,并且在所述载体材料(10)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提供所述光谱发光标准物作为覆盖全部面积或覆盖部分面积的涂层(3)。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的校准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介质具有关于待检测的光谱发光标准物的发光目标值的规格,所述规格具体通过具有条形码的校准介质得到,所述校准介质影响可从所述发光标准物检测到的发光信号的调制,所述调制对应于所述发光目标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校准介质,其特征在于,关于待检测的发光目标值的规格,特别是条形码,通过在所述载体材料(10)上空间排列所述光谱发光标准物得到。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校准介质,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在所述载体材料(10)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另一种片状载体材料(20),其具有用于所述发光标准物的激发辐射和发射辐射的光透射区域和光不透射区域,其中关于待检测的发光目标值的规格,特别是条形码,通过在所述另一种片状载体材料(20)的光透射区域和光不透射区域的空间排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捷德有限公司,未经德国捷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49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VOC废气的电-生物滴滤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