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应用的高电流插拔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54292.6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1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H.格斯曼;P.切哈诺夫斯基;H.黑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迪尔金属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7 | 分类号: | H01R13/17;H01R4/48;H01R13/19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应用 电流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于100A尤其大于200A的电流的高电流插拔连接器(Hochstrom-Steckverbinder)。这种类型的HS插拔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元件,其包括第一接触区段;以及第二连接元件,其包括第二接触区段。弹簧元件用于在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之间建立电的连接部(Verbindung)。这两个连接元件相应与电导体相连接。
背景技术
高电流(HS)插拔连接器例如用于在机动车中电连接蓄能器的蓄能器模块。这种类型的蓄能器尤其应用在以电池来运行的机动车中以及用在这样的机动车中,其不仅可用电来运行,而且可用内燃机驱动地运行。由于驱动马达所需的大的功率和蓄能器的并非任意高的电压,在这种蓄能器中可在运行时出现非常高的电流。出于加工效率的原因,但同样还出于可靠性的原因,在此不仅将螺纹连接部用于单个构件的电的连接部,而且还使用这样的连接部,在其中,两个连接元件通过插拔连接相互连接。
在已知的HS插拔连接器中,在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之间布置有例如呈接触片的形态的弹簧元件。弹簧元件通常机械地与两个接触配对件中的一个相连接。在连接元件处安装有相应的缆线或线路,其在其相应的另一端处与蓄能器的电的构件、通过蓄能器使之运行的电的构件或其他的连接元件相连接。该插拔连接部的缺点在于:在弹簧元件和连接元件之间存在用于电流传递的很小的接触面。由此得到提高的接触电阻(übergangswiderstand),其导致温度提高。
因此,为了将接触阻抗保持得很小,至少使连接元件的接触面设有覆层。覆层通常包含具有出色的传导性能的银。出于成本原因,该覆层构造成带有最高10μm的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电流插拔连接器,其在同等的电流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具有更小的接触电阻。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高电流插拔连接器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于100A尤其大于200A的电流的高电流插接连接器,其带有第一连接元件、第二连接元件和弹簧元件。第一连接元件包括第一接触区段。第二连接元件包括第二接触区段。弹簧元件意图在第一接触区段和第二接触区段之间建立电的连接部。弹簧元件包括通过至少一个桥接部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夹子元件,其中,桥接部和夹子元件的相应的第一区段布置在由第一接触区段和第二接触区段形成的连接部的第一外面上,且夹子元件的第二区段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与第一外面相对而置的第二外面上。在至少一个桥接部处布置有至少一个接触弹簧,其在第一外面上产生朝第二外面的方向上指向的接触力,由此使第一接触区段和第二接触区段的彼此面对的接触面彼此挤压,其中,夹子元件的第二区段用作支座(Widerlager)。
本发明允许第一接触区段和第二接触区段直接处于相互接触中。由于第一接触区段和第二接触区段直接处于相互接触中,所以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大的接触面。由于现在在接触区域中出现的更小的接触电阻,因此还伴随着更低的温度。通过由于更小的接触电阻而在运行中更低的温度可实现插接连接部的更长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的接触区段面状地相贴靠以用于建立低电阻的接触,设置有从外部作用到接触区段上的弹簧元件。弹簧元件尤其构造为与第一连接元件和/或第二连接元件不相关的部件,其可与连接元件不相关地制造和/或加工。通过弹簧元件使两个接触区段以限定的方式彼此挤压,这不仅实现可靠地提供电接触部,而且还相对地引起插接连接器的更小的结构空间体积和重量。
因此还得到插接连接器的特别简单的实现方案,因为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仅仅在单侧机械地且因此电地相互接触。为此,面对彼此的接触面可对应地来构造。优选地,连接元件更确切地说其接触区段构造成平的且构造成面状的。连接元件还可构造成球状和半球状(凹形和凸形)。由此确保用于电流传递的高的面接触。
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的接触区段通过弹簧元件力配合地相互连接。因此,在去除接触力之后产生接触区段的松开可能性。该设计方案同时实现还可以不受力影响的方式建立连接部。
根据一种适宜的设计方案,在至少一个桥接部处在相对而置的侧部上相应布置有至少一个接触弹簧。由此在连接元件的插接方向侧部相应施加用于卡紧连接元件的接触区段的接触力。连接元件的插接方向应理解成这样的方向,即,连接元件(必须)在该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运动,以便首先使连接元件的接触区段彼此重叠,以便紧接着可建立接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迪尔金属应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迪尔金属应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4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