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气膜和阻气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3719.0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永绳智史;铃木悠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C23C1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气膜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阻气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基材上形成阻气层而成的阻气膜,
所述阻气层至少含有氧原子、硅原子、氮原子,将阻气层的与基材相接的面作为基材侧、将其相反面作为表面侧时,从所述表面侧朝向所述基材侧包含利用XPS测定而测得的阻气层中的氮量、硅量以及氧量成为以下关系的区域,
成为氧量>硅量>氮量的关系的第1区域,
成为硅量>氧量>氮量的关系的第2区域,和
成为氧量>硅量>氮量的关系的第3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区域中,相对于氮量、硅量以及氧量的总计量100mol%,利用XPS测定而测得的氮量为0.1~10mol%范围内的值,硅量为25~49.9mol%范围内的值,氧量为50~74mol%范围内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区域中,相对于氮量、硅量以及氧量的总计量100mol%,利用XPS测定而测得的氮量为0.3~30mol%范围内的值,硅量为25~50mol%范围内的值,氧量为20~70mol%范围内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区域中,相对于氮量、硅量以及氧量的总计量100mol%,利用XPS测定而测得的氮量为0.1~10mol%范围内的值,硅量为25~49.9mol%范围内的值,氧量为50~74mol%范围内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区域中,从所述表面侧朝向所述基材侧,氧量减少,并且硅量和氮量分别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区域中,从所述表面侧朝向所述基材侧,具有氧量减少后增加的极小点,并且具有硅量和氮量分别增加后减少的极大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区域中,从所述表面侧朝向所述基材侧,氧量增加并且硅量和氮量分别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区域的折射率为低于1.5的范围内的值,
所述第2区域的折射率为1.5以上的值,
所述第3区域的折射率为低于1.5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区域的膜密度为低于2.30g/cm3的值,
所述第2区域的膜密度为2.30g/cm3以上的值,
所述第3区域的膜密度为低于2.30g/cm3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区域的膜厚为1~10nm的范围内的值,
所述第2区域的膜厚为5~30nm的范围内的值,
所述第3区域的膜厚为20~200nm的范围内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其特征在于,水蒸气透过率在40℃、90%RH的环境下为0.5g/(cm2·天),黄色度YI为0~7的值。
12.一种阻气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基材上形成阻气层而成的阻气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1)和工序(2),
(1)聚硅氮烷层形成工序,即在基材上形成聚硅氮烷层,
(2)等离子体离子注入工序,即向得到的聚硅氮烷层注入等离子体离子,形成如下阻气层:将阻气层的与基材相接的面作为基材侧、将其相反面作为表面侧时,从所述表面侧朝向所述基材侧包含利用XPS测定而测得的阻气层中的氮量、硅量以及氧量成为以下关系的区域,
成为氧量>硅量>氮量的顺序的第1区域,
成为硅量>氧量>氮量的顺序的第2区域,和
成为氧量>硅量>氮量的顺序的第3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阻气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序(1)与所述工序(2)之间包含对形成有所述聚硅氮烷层的基材进行风干的风干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阻气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工序的风干条件为温度15~35℃、24~480小时的范围内的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气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2)中,使用氧、氮、氖、氦、氩及氪中的至少1个作为所述等离子体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37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海参加工盛放桶
- 下一篇:固定件与具有固定件的面板包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