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构件、半导体制造装置用构件及陶瓷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49986.0 申请日: 2012-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3857643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发明(设计)人: 渡边守道;神藤明日美;胜田祐司;佐藤洋介;矶田佳范;渡边笃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4B35/04 分类号: C04B35/04;C04B35/58;H01L21/683
代理公司: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代理人: 李晓
地址: 日本爱知县名古***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陶瓷 构件 半导体 制造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陶瓷构件、半导体制造装置用构件及陶瓷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制造中干法工艺和等离子涂层等使用的半导体制造装置中,作为蚀刻用和清洗用,使用的是反应性高的F、Cl等的卤素系等离子体。因此,安装于此种半导体制造装置的构件,要求有高耐腐蚀性,一般使用经过氧化铝膜(alumite)处理的Al和耐蚀耐热镍基合金(Hastelloy)等的高耐腐蚀金属和陶瓷构件。特别是支撑固定Si晶圆的静电吸盘材料和加热器材料,由于必须有高耐腐蚀和低起尘性,使用的是氮化铝、氧化铝、蓝宝石等的高耐腐蚀陶瓷构件。由于这些材料会随着长时间使用而逐渐腐蚀,引起起尘,因此要求有更高耐腐蚀性的材料。已知作为Mg化合物的氧化镁和尖晶石,较之于氧化铝等,对于卤素系等离子体具有高耐腐蚀性,特别是氧化镁的含有量越多,耐腐蚀性越高(例如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氧化镁在大气中会与水分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因此氧化镁表面会逐渐变质(耐湿性的问题)。因此,用于半导体制造装置用构件时,存在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分解而生成气体、由此引起的氧化镁的颗粒化和起尘带来的半导体设备污染的担忧,因而没有进入实用。对此,为改善耐湿性,有令NiO或ZnO等固溶于氧化镁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594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926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陶瓷基体中,添加的NiO和ZnO等的金属成分会成为影响半导体设备特性的污染物质,因此作为添加剂是不理想的。因此,要求有化学性更稳定的材料。

此外,该陶瓷构件中,有时在基体内埋设电极,有时在基体上配设电极。例如,提升了氧化镁的耐水性、耐湿性的新型材料中,有时与电极的反应性等不明、在基体与电极之间会产生裂纹和接合不良,将它们用作半导体制造装置用的构件时,有时会造成绝缘破坏。此外,基体内埋设电极等时,有时基体与电极会共烧结。此时,电极必须具备可承受基体的烧结温度的熔点,为了抑制裂纹,必须减小基体与电极的热膨胀率差。已知的是一般在电极中添加填料成分、控制基体与电极的热膨胀率差的方法,但填料成分的添加量过多的话,存在无法得到电极的导电性的担忧。特别是以氧化镁为基础的新型材料,热膨胀率被认为较高,必须将电极也控制为与基体同等程度的高热膨胀率。例如,作为用于氧化镁的电极,一般已知的是Pt、Pd、Ir、Au(日本专利特开平10-154834)。但是,这些电极的制法是在氧化镁基板上溅射成膜,共烧结时的问题点不明。此外,Pt等非常昂贵,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如此,对于提升了耐腐蚀性、耐湿性的新型材料,要求有更合适的电极材料。

本发明为解决此种课题而作,主要目的是提供具备有更合适的电极、化学性更稳定的陶瓷构件、半导体制造装置用构件及陶瓷构件的制造方法。

为达成上述主要目的而进行了锐意研究后,本发明者们发现,在向氧化镁中固溶了Al、N成分的陶瓷基体(以下也表述为Mg(Al)O(N))上,配置含有氮化物、碳化物、碳氮化物及金属中的任意一个作为电极成分的电极的话,更合适,可以提供化学性更稳定的陶瓷构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陶瓷构件,包含有:以Al、N成分固溶于氧化镁中形成的Mg(Al)O(N)为主相的陶瓷基体,以及配置在部分所述陶瓷基体上、作为电极成分含有氮化物、碳化物、碳氮化物及金属中的任意1个的电极。

本发明的半导体制造装置用构件具备有上述的陶瓷构件。

本发明的陶瓷构件的制造方法,是在含有Mg、O、Al及N成分的陶瓷原料的一部分上,配置含有氮化物、碳化物、碳氮化物及金属中的任意一个的电极原料,通过将该成形体共烧结,制作上述的陶瓷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9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