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液压减振器的车辆车轮悬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49004.8 | 申请日: | 2012-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R·施密特;S·沃斯;H·克莱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7/027 | 分类号: | B60G17/027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液压 减振器 车辆 车轮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车轮悬架,包括与分担支撑车身的支承弹簧并联的液压减振器,在该减振器中设有优选并且通常在弹跳行程较大时才起作用的拉力限动弹簧,该拉力限动弹簧相对于减振器壳体的支撑点能够借助设置在减振器壳体中的弹簧支撑活塞进行移动,所述弹簧支撑活塞通过从外部借助泵以压力供应的流体而能够移动。关于现有技术,除DE102004019991A1外,尤其是还可参考DE10121918B4。
背景技术
在上面提到的第一个文献中描述了一种带有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附加弹簧的车轮悬架减振器,该附加弹簧与常用的支承弹簧并联连接并且该附加弹簧相对于车身的支撑可以通过一个可控的活塞装置相对于减振器活塞杆(其在此又被称为减振器杆)的纵轴线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以液压方式在借助马达驱动的泵输送液压介质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泵尤其是可辅助液压蓄压器形成高的系统动力。借助对附加弹簧的这种调整可实现水平调节干预,即可根据需要升高或降低车身。
在开头所提及的第二个同类文献DE10121918B4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弹性止挡的弹簧-减振器系统,其中,不仅用作压缩阶段止挡的、由弹性体所构成的附加弹簧而且用于减振器拉伸阶段的拉力限动弹簧可借助所谓的限动活塞来进行控制或者具体而言在减振器壳体内部沿着减振器杆进行移动,从而反作用于转弯行驶时车身相对于车轮的摇动倾向。
在当前已经认识到:至少在与减振器并联的支承弹簧构造成常见的机械式螺旋弹簧或类似物的形式时,仅上述文献中所公开的拉力限动弹簧的可移动性就能有针对性地降低车身(所述拉力限动弹簧在车身较强地相对于车轮弹跳时、即在车身较大程度地远离车道时起作用),而为此无需如DE10121918B4中所述的那样改造在该文献中构造为空气弹簧的支承弹簧。
发明内容
因此,现在应该针对(这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车辆车轮悬架指出:如何能够将泵用于改变车身在车道上的高度位置所需的能量保持最小,或者在能量需求最小化并非首要目标时如何在车辆停车方面特别可靠地设计这种车轮悬架(本发明的任务)。该任务的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泵与用于所述流体的蓄压器相连接并且将流体从该蓄压器输送到减振器壳体中或从所述减振器壳体输送回蓄压器中,其中,所述蓄压器的弹簧常数的量值至少处于或大于所配置的支承弹簧的弹簧常数的数量级,或者在一个蓄压器配置多个支承弹簧及相配的减振器的情况下至少处于或大于这些支承弹簧的弹簧常数的数量级。
若规定蓄压器是用于由泵以过压向减振器壳体中输送的流体以便弹簧支撑活塞按希望移动,泵从其中抽出已经处于过压下的流体,则用于该流体输送的能量需求当然要少于泵从“无压的”收集容器中抽吸流体时的能量需求。虽然为了实现蓄压器中的压力建立也需要能量,但为此可以在合理的控制下使用一部分在车身弹跳运动时进入拉力限动弹簧的并且在此以一定程度释放的功率。此外,时间因素是这种蓄压器的显著优点,因为借助其所存储的能量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内实现弹簧支撑活塞的希望的移动,而蓄压器中再次的压力建立则可以在时间上进一步延长,从而所需的泵输送功率可保持相对较低。
根据本发明,蓄压器的弹簧常数的量值至少处于或大于所配置的支承弹簧的弹簧常数的数量级。用于流体的蓄压器始终具有广义上的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在蓄压器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流体时进一步被张紧。所述弹簧元件例如可以是一个支撑于限定蓄压器压力室边界的可移动的活塞上的螺旋压簧元件,或者也可以是一定的气体弹簧体积。当然,蓄压器的这种弹簧元件具有确定的弹簧常数(又称为弹簧系数或弹簧刚度)。若现在该弹簧常数的量值等于配置给该蓄压器的支承弹簧的弹簧系数—车身通过该支承弹簧分担支撑在车辆的相应车轮上,则至少理论上对于设置在相应减振器中的弹簧支撑活塞在张紧设置于其中的拉力限动弹簧的意义下的移动不需要泵功率。然而实际上还要克服摩擦损耗,对于该摩擦损耗当然需要小的泵功率,但这是相对较低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9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