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用铜合金轧材及电子设备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47170.4 | 申请日: | 201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牧一诚;伊藤优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2C9/00;H01B5/02;H01B13/00;C2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宋志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备用 铜合金 制造 方法 组件 | ||
1.一种电子设备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
由Cu和Mg的二元合金构成,所述二元合金,
以3.3原子%以上且6.9原子%以下的范围含有Mg,且剩余部分仅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将Mg的浓度设为X原子%时,导电率σ%IACS在σ≤{1.7241/(-0.0347×X2+0.6569×X+1.7)}×100的范围内,
应力松弛率在150℃经过1000小时时为50%以下。
2.一种电子设备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
由Cu和Mg的二元合金构成,所述二元合金,
以3.3原子%以上且6.9原子%以下的范围含有Mg,且剩余部分仅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粒径0.1μm以上的以Cu和Mg为主成分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平均个数为1个/μm2以下,
应力松弛率在150℃经过1000小时时为50%以下。
3.一种电子设备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
由Cu和Mg的二元合金构成,所述二元合金,
以3.3原子%以上且6.9原子%以下的范围含有Mg,且剩余部分仅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将Mg的浓度设为X原子%时,导电率σ%IACS在σ≤{1.7241/(-0.0347×X2+0.6569×X+1.7)}×100的范围内,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粒径0.1μm以上的以Cu和Mg为主成分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平均个数为1个/μm2以下,
应力松弛率在150℃经过1000小时时为5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
拉伸弹性模量为125GPa以下,0.2%屈服强度σ0.2为400MPa以上。
5.一种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制造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的方法,具备:
精加工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如下组成的铜材加工成预定的形状,即铜材由Cu和Mg的二元合金构成,且以3.3原子%以上且6.9原子%以下的范围含有Mg,并且剩余部分仅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精热处理工序,在该精加工工序之后实施热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精热处理工序中,以超过200℃且800℃以下的范围实施热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精热处理工序中,以超过200℃且800℃以下的范围实施热处理,
之后,以200℃/min以上的冷却速度将加热后的所述铜材冷却至200℃以下。
8.一种电子设备用铜合金轧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用铜合金轧材由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铜合金构成,且在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拉伸弹性模量E为125GPa以下,在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0.2%屈服强度σ0.2为400MPa以上。
9.一种电子设备用铜合金轧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用铜合金轧材由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铜合金构成,
用作构成端子、连接器、继电器及引线框架等电子设备用组件的铜材。
10.一种电子设备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用组件由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铜合金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71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安检的陶瓷刀
- 下一篇:用于包装一刮水片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