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借助水动力针刺对非织造织物穿孔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5855.5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弗洛里安·赛尔斯;乌尔里希·明斯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吕茨勒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26 | 分类号: | B26F1/26;D04H1/4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埃格***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借助 动力 针刺 织造 织物 穿孔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制造装置(1)的支撑件的方法,所述装置以借助水动力针刺对非织造织物(26,28,34)穿孔,该方法包括
-制造板型金属件(2),
-在所述板型金属件(2)中形成穿孔(4,4',4),
-借助深冲压在所述板型金属件(2)中形成隆起部(8,8'),以及
-对设有所述穿孔(4,4',4)和所述隆起部(8,8')的所述板型金属件(2)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型金属件(2)中形成的所述隆起部(8,8')各自具有尺寸和形状,使得在水动力针刺中,具有至少70g/m2到26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的重非织造织物(26、28、34)能够由所述隆起部(8,8')穿孔,使得在所述非织造织物(26、28、34)中生成具有至少4mm的开口宽度的穿孔(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型金属件(2)由具有使得能够在所述板型金属件(2)中借助深冲压形成所述隆起部(8,8')的韧度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优选是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比所述板型金属件(2)的材料更高韧度的材料对所述板型金属件(2)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金属、优选为镍对所述板型金属件(2)涂层。
6.一种借助水动力针刺对非织造织物(26,28,34)穿孔的装置(1,3),该装置包括:
-具有第一支撑表面(14)的第一支撑件(1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表面(14)具有第一隆起部(8)和作为排水开口的第一穿孔(4),以及其中供处理的所述非织造织物(26)能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表面(14)上,
-至少一个包括开口的第一喷嘴棒(24,24'),其中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表面(14)的所述第一隆起部上的、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表面(14)上的所述非织造织物(26)的纤维能够借助在高压下从所述第一喷嘴棒(24,24')的开口喷出的液体(30)从所述隆起部(8)冲下,使得在所述非织造织物(28)中产生穿孔(8),
其特征在于
-设置第二支撑件(40),该第二支撑件包括具有第二隆起部(8')的第二支撑表面(42)和作为排水开口的第二穿孔(4',4),
-其中,一方面,所述第二支撑件(40)的隆起部(8')彼此具有距离,以及另一方面,设有所述穿孔(29)的所述非织造织物(28)能够安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0)上,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件(40)的隆起部(8')突出到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0)上的所述非织造织物(28)的所述穿孔(29)中,
-其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喷嘴棒(36,36'),以及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28)能够加载在高压下从所述第二喷嘴棒(36,36')的开口喷出的液体(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织物(26)能够借助非织造织物顶侧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2)上,以及非织造织物底侧上的所述非织造织物(26)能够加载从所述第一喷嘴棒(24,24')的开口喷出的液体,以及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28)能够借助所述非织造织物底侧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0)上,以及在所述非织造织物顶侧上的所述非织造织物(28)能够加载从所述第二喷嘴棒(36,36')的开口出现的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1,3),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第二支撑件(40)的各个隆起部(8')的形状和尺寸,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件(40)的隆起部(8')能够造成突入到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0)上的所述非织造织物(28)的穿孔(29)中,该隆起部(8')优选具有对应于该隆起部(8')的直径的至少一半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3),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40)的隆起部(8,8')的尺寸和形状,使得在水动力针刺中,具有至少7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的重非织造织物(26、28、34)能够通过该隆起部(8,8')穿孔,使得在所述非织造织物(26、28、34)中生成具有至少4mm的开口宽度的穿孔(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吕茨勒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特吕茨勒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58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