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碳钢板、淬火构件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43433.4 | 申请日: | 201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健悟;冢野保嗣;荒牧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8/02;C21D9/46;C22C38/06;C22C38/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碳钢 淬火 构件 以及 它们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中碳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10~0.80%、Si:0.01~0.3%、Mn:0.3~2.0%、Al:0.001~0.10%、以及N:0.001~0.01%,且限制为P:0.03%以下、S:0.01%以下、O:0.0025%以下、Cr:1.5%以下、B:0.01%以下、Nb:0.5%以下、Mo:0.5%以下、V:0.5%以下、Ti:0.3%以下、Cu:0.5%以下、W:0.5%以下、Ta:0.5%以下、Ni:0.5%以下、Mg:0.003%以下、Ca:0.003%以下、Y:0.03%以下、Zr:0.03%以下、La:0.03%以下、Ce:0.03%以下、Sn:0.03%以下、Sb:0.03%以下、以及As:0.03%以下,其余量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碳化物的平均径为0.4μm以下,所述碳化物的平均径的1.5倍以上的大小的碳化物的个数比例,相对于所述碳化物的总数为30%以下,所述碳化物的球状化率为90%以上,平均铁素体粒径为10μm以上,抗拉强度TS为550MPa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碳钢板,其特征在于,屈服比YR为6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碳钢板,其特征在于,板厚为1~12.5mm。
4.一种中碳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铸造钢;进行热轧制;从所述热轧制刚结束后就空冷2~10秒钟;以10~80℃/s的平均冷却速度从所述空冷结束的温度冷却到480~600℃的温度范围;在400℃~580℃的温度区域进行卷取;以5%以上且低于30%的冷轧率冷轧;在650~720℃的温度范围退火5~40小时,所述钢具有下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0~0.80%、Si:0.01~0.3%、Mn:0.3~2.0%、Al:0.001~0.10%、以及N:0.001~0.01%,且限制为P:0.03%以下、S:0.01%以下、O:0.0025%以下、Cr:1.5%以下、B:0.01%以下、Nb:0.5%以下、Mo:0.5%以下、V:0.5%以下、Ti:0.3%以下、Cu:0.5%以下、W:0.5%以下、Ta:0.5%以下、Ni:0.5%以下、Mg:0.003%以下、Ca:0.003%以下、Y:0.03%以下、Zr:0.03%以下、La:0.03%以下、Ce:0.03%以下、Sn:0.03%以下、Sb:0.03%以下、以及As:0.03%以下,其余量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碳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后的所述钢中所含有的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的平均片层厚度为0.02~0.5μm。
6.一种淬火构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10~0.80%、Si:0.01~0.3%、Mn:0.3~2.0%、Al:0.001~0.10%、以及N:0.001~0.01%,且限制为P:0.03%以下、S:0.01%以下、O:0.0025%以下、Cr:1.5%以下、B:0.01%以下、Nb:0.5%以下、Mo:0.5%以下、V:0.5%以下、Ti:0.3%以下、Cu:0.5%以下、W:0.5%以下、Ta:0.5%以下、Ni:0.5%以下、Mg:0.003%以下、Ca:0.003%以下、Y:0.03%以下、Zr:0.03%以下、La:0.03%以下、Ce:0.03%以下、Sn:0.03%以下、Sb:0.03%以下、以及As:0.03%以下,其余量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具有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粒径的0.5倍以下或2倍以上的粒径的原始奥氏体晶粒所占的面积比例为3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淬火构件,其特征在于,马氏体的面积率为95%以上。
8.一种淬火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中碳钢板冷加工成构件;
将所述构件加热至比Ac3相变点高的温度;
将所述构件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34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工艺常温铝蚀刻制程
- 下一篇:一种飞行中能减少直升机重量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