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张紧装置的机动车辆车身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0079.X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4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C·罗贝尔;M·考夫曼;S·丰弗雷德;P·贝尔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20;B62D21/06;B62D2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法国韦利济***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装置 机动车辆 车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的张紧(raidissement)系统。
背景技术
所述车辆的车身构成其框架,并且支承一组元件,其在上由下述所说明,如发动机,转向系统,车门,车身,座椅,乘客室的电流束的通道或者还有内衬。
是车身主要给予车辆其刚性以及该车身定义其抗冲击性。
车辆的抗冲击性是一个在机动车辆的制造中,乃至在国家以及国际层面上的首要问题。例如,欧洲组织NCAP通过协议实施提出撞击测试,以便检验车辆满足法定要求。
发生在车辆之间的冲击主要是两种类型:正面类型,或者侧面类型。
在侧面冲击的情况下,由于车身的基本垂直的侧支柱的变形而常常车身变形,该侧支柱称为中间支脚,其被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之间,在侧面冲击时,该中间支脚吸收冲击的能量的一大部分,并且弯折。所述车辆的车身的完整性因此不再被保证,该车辆的乘客们的安全性与此相同。
文件JP8-175425提出放置一种加强元件,形成缓和斜面,其一部分被固定在车身底部纵梁上并且其另一部分在该车辆的地板上。横梁包括被固定在该加强元件上的端部以及被固定在座椅支承上的端部,该座椅支承平行延伸向所述纵梁。由此所述横梁形成在车身底部纵梁和座椅支承之间的连杆。
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案是不完整的。
一方面,尽管该连杆限制所述纵梁的变形,在侧面冲击时所述加强元件必须吸收变形的全部以便将其转到该连杆上。因此在强大能量侧面冲击时,该加强元件不能吸收所有的能量。因此还需使该加强元件尺寸变大,提高制造成本。
另一方面,常见的是使元件如电流束,沿车身底部纵梁通过在所述乘客室。该加强元件的存在最大地阻碍使邻近所述纵梁的元件通过,使得该车辆的内部体积增加。
因此有需要刚化所述车辆的车身,尤其是在侧面冲击时。
发明内容
因此第一个目的是提高抗冲击性,特别是对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的侧面冲击。
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限制车身的中间支脚的变形的张紧装置。
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制造成本的张紧装置。
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体积的张紧装置。
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车辆的车身的重量的张紧装置。
因此,提供了一种包括横梁和纵梁的机动车辆车身,所述车身还包括张紧装置。所述纵梁抵靠在所述横梁的端部上,所述横梁被固定在车身的地板上,并且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被固定在纵梁上的上部分以及被固定在横梁上的下部分,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通过张紧中间部分彼此连接。
对于“张紧”,在这里指的是在由侧面冲击在车辆的车身上所产生的力的作用下该中间部分不变形的能力,以便限制所述纵梁朝横梁的移动。
各种附加特征可以被单独或组合地考虑:
-所述横梁的端部抵靠在纵梁的底部分上,所述张紧装置的上部分被固定在纵梁的顶部分上。
-所述横梁的端部配有具有上表面的基座,所述上部分被固定在纵梁的侧表面上并且所述下部分被固定在横梁的基座的上表面上。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与纵梁的侧表面对齐。
-所述装置的中间部分包括通过圆角部所连接的两个区段,所述两个区段与纵梁和基座的上表面形成自由空间。
-所述张紧装置的中间部分包括从上部分朝下部分延伸的加强筋。
-所述基座包括与纵梁对齐的前上表面和与所述前上表面平行的后上表面,两个上表面通过与纵梁间隔距离的接合表面所连接,所述装置的下部分被固定在基座的后上表面上。
-所述装置的中间部分包括:从上部分延伸的水平区段,所述水平区段通过接合区段与下部分连接;以及被固定在所述水平区段上的加强件。
-所述车身包括与纵梁连成一体的中间支脚。
-所述张紧装置的上部分包括用于固定安全带卷绕器的设备。
附图说明
通过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参考下述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更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机动车辆车身的元件以及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元件沿剖面线Ⅱ-Ⅱ的剖视图;
-图3是图1元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1张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4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机动车车身的元件以及包括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的正视图;
-图7是图6元件的透视图;
-图8是图6的张紧装置和基座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0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