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芯缆线与多芯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在审
| 申请号: | 201280039013.9 | 申请日: | 2012-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5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寿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缆线 连接器 连接 构造 | ||
1.一种多芯缆线与多芯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多芯连接器(5、5’)具有多个端子片用孔(6),多芯缆线(1)具有多个绝缘芯线(3),将连接于所述绝缘芯线(3)的末端的所述端子片(4)插入于所述多芯连接器(5、5’)并使其嵌入所述孔(6),
所述多芯缆线与多芯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芯的绝缘芯线(3)在所述缆线护套(2)的末端与所述多芯连接器(5、5’)之间露出,包括该露出的多芯的绝缘芯线(3)的周围在内、遍及所述多芯连接器(5、5’)与缆线护套(2)末端形成有树脂覆层(9),从而多芯连接器(5、5’)与缆线护套(2)末端之间被堵塞,经由该树脂覆层(9),遍及多芯连接器(5、5’)与缆线护套(2)的末端还形成有树脂覆层(8),并且,将所述孔(6)的整体面积(S2)与该孔(6)的壁面积(S1)之比(S1/S2)设定为0.5~20,将所述最初的树脂覆层(9)的熔融粘度设定为0.5~200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缆线与多芯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孔(6)的面积设定为4mm2以下,将该孔(6)的总计面积(S2)设定为120mm2以下。
3.一种多芯缆线与多芯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多芯连接器(5、5’)具有多个端子片用孔(6),多芯缆线(1)具有多个绝缘芯线(3),将连接于所述绝缘芯线(3)的末端的所述端子片(4)插入于所述多芯连接器(5、5’)并使其嵌入所述孔(6),
所述多芯缆线与多芯连接器的连接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在所述缆线护套(2)的末端与所述多芯连接器(5、5’)之间露出的绝缘芯线(3)的周围在内、遍及所述多芯连接器(5、5’)与缆线护套(2)末端形成树脂覆层(9),从而将多芯连接器(5、5’)与缆线护套(2)末端之间堵塞,经由该树脂覆层(9),遍及多芯连接器(5、5’)与缆线护套(2)的末端还形成树脂覆层(8),并且,将所述孔(6)的整体面积(S2)与该孔(6)的壁面积(S1)之比(S1/S2)设定为0.5~20,将所述最初的树脂覆层(9)的熔融粘度设定为0.5~200Pa·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缆线与多芯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孔(6)的面积设定为4mm2以下,将该孔(6)的总计面积(S2)设定为120mm2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自达电线株式会社,未经大自达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90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交换玻璃板的边缘发光
- 下一篇:三波段红外和视频图像复合型火焰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