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基于用户历史的地理围栏的效率和精确度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37780.6 | 申请日: | 201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R.博亚兹;B.施莱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1C21/00;G01C21/26;G08G1/0969;G09B29/00;G06F9/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孙之刚;汪扬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基于 用户 历史 地理 围栏 效率 精确度 | ||
背景技术
用户时常具有旅行的固定路线和定期重复的例行事务(routine)。这是这样一种事实的结果:用户养成了以一定程度的可能性被重复的习惯,比如再三地在相同的旅行位置处睡着、在相同的办公室里工作、在类似的位置处购物等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信息没有以能够增强用户体验的方式被利用。
发明内容
下文给出了简化的概述,以便提供对本文所描述的一些新颖实施例的基本理解。本概述不是详尽的全面评述,也不旨在识别关键/重要元素或描绘本发明的范围。它的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的序言。
所公开的架构识别了与旅行路线和兴趣点相关的重复用户行为。用户时常具有旅行的固定路线和定期重复的例行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如例行旅行的路线等等之类的个人习惯(也被称为例行事务)可以被获悉作为用户历史。一旦被获悉,个人的习惯可以被用于使得算法更加有效,并且从而使得应用的用户体验更加有效和愉快。
换言之,可以检测用户已经从具有相关联的兴趣点的例行路线偏离到具有相关联的新兴趣点的新路线。一旦检测到这种情况,就用新的兴趣点来更新例行路线的兴趣点的原始集合。
例如,地理围栏(geo-fencing)算法常常维持精确度和可用资源(例如电池电力)之间的平衡。地理围栏是自然地理区域或兴趣点的预定义虚拟周界(例如在两英里半径内)。当用户设备(例如移动设备)的地理位置(geo-location)匹配于定义虚拟周界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坐标)时,可以触发预先确定的事件的发生,比如经由该用户设备或另一设备向该用户设备的用户发送通知等。
此外,可以采用基于用户历史更加精确地推断用户行为的能力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操作(例如断电或使组件处于待机来保存电力)用户设备资源。
在一个特别的实现中,该架构识别固定路线并且准确地计算出哪些兴趣点只要用户在特定的固定路线上移动就不消耗资源。
因此,该架构识别随着时间的过去至少与旅行的固定路线有关的用户习惯。基于给定的可能路线的固定路线的识别可以根据当前用户位置、方向(或朝向)、和/或时间来动态地确定。此外,如果用户离开固定路线,该架构使得能够实现动态的识别。基于所识别的路线或路线段,算法基于所识别的路线或路线段修改兴趣点的优先级。
除了通过消除不沿着当前路线的地理围栏来保存电力之外,可以将相同的原理应用于提高至少在预测用户何时可能触发某一地理围栏(例如基于他的路线历史)方面的精确度并且然后在近似最适宜的时间处主动激活(通电)地理位置技术(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来精确地检测何时触发每个地理围栏。(将GPS保留在连续激活状态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会耗尽设备的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和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其中可以实施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同物都意图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当结合附图来考虑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时,其它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根据所公开的架构改进地理围栏的系统。
图2图示了用于改进地理围栏的系统的可替换实施例。
图3图示了具有便于到达兴趣点的街道和大街的示例城市街道布局。
图4图示了根据所公开的架构改进地理围栏的方法。
图5图示了图4的方法的另外的方面。
图6图示了改进地理围栏的可替换方法。
图7图示了图6的方法的另外的方面。
图8图示了根据所公开的架构运行改进的地理围栏的计算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许多情况下,用户仅仅具有可以被定期使用来到达特定兴趣点(例如商店、加油站、娱乐场所等等)的旅行的众多固定地理路线。所公开的架构识别这些固定路线并且然后监视这些固定路线中的一条或多条上的旅行来识别到兴趣点的旅行的重复路线。换言之,在任何典型的城市中,可以存在多条可以被采用来到达兴趣点(例如加油站)的街道、高速公路、大街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7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