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36979.7 | 申请日: | 201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7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宫川知之;大高一人;本间秀辉;三谷哲也;新村勝;比良正和;岩下和之;山本寿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7197 | 分类号: | H01R13/7197;H01R13/7193;H01R13/629;H01R13/639;H01R13/6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壳体本体;和
盖件,该盖件装接到所述壳体本体以便覆盖形成在所述壳体本体的表面中的开口,
其中,所述壳体本体包括:
端子容纳孔,该端子容纳孔容纳连接到电线的端部的端子接头;和
铁氧体容纳部,该铁氧体容纳部容纳装接到所述电线的铁氧体芯;
其中,所述盖件覆盖装接到所述壳体本体的所述端子接头和所述铁氧体芯;
其中,所述铁氧体容纳部包括:
铁氧体容纳室,所述铁氧体芯在与将所述端子接头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纳孔中的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被插入到该铁氧体容纳室中;和
突起,该突起设置在所述铁氧体容纳室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面对的两个内侧表面上;并且
其中,所述突起与在所述铁氧体芯的两个侧表面上形成的凹部相接合,以制约所述铁氧体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突起是肋,该肋在所述铁氧体容纳室的所述两个内侧表面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凹部是在所述铁氧体芯的两个侧表面上形成的接合槽,使得所述铁氧体芯相对于所述铁氧体容纳室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厚度增加肋设置在所述盖件的内表面和所述铁氧体容纳室的内下表面上,所述盖件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铁氧体容纳室的所述内下表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对所述铁氧体芯的表面;并且
其中,用于收容所述厚度增加肋的肋收容槽形成在所述铁氧体芯的、面对所述盖件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铁氧体容纳室的所述内下表面的表面上。
4.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容纳阴型端子接头,该阴型端子接头连接到线束的电线的端部;和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
壳体本体;和
端子保持部,该端子保持部形成为从所述壳体本体突出并且被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嵌合部中;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
保持器,该保持器具有与所述阴型端子接头嵌合的阳型端子;
嵌合部形成构件,当将该嵌合部形成构件装接到所述保持器以使得所述阳型端子穿过所述保持器时,该嵌合部形成构件在所述保持器内部形成所述嵌合部;
防卡突起,该防卡突起与所述嵌合部形成构件一体地形成并且沿着所述端子保持部到所述嵌合空间中的插入方向延伸,以在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嵌合的操作期间制约所述端子保持部的倾斜度;
其中,所述防卡突起的前缘部被设置为比所述保持器的前缘表面更向外突出的长度;
其中,突起容纳部形成在与所述端子保持部的基端相连续的所述壳体本体中;并且
其中,所述突起容纳部容纳所述防卡突起的所述前缘部,使得所述壳体本体的前缘表面与所述保持器的所述前缘表面产生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是嵌入铁氧体的连接器,该嵌入铁氧体的连接器容纳装接到电线的铁氧体芯,所述电线连接到所述阴型端子接头;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是装备在车载气囊系统的充气机中的点火器用的连接器。
6.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壳体本体;
端子保持部,该端子保持部容纳端子接头并且被插入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部中;和
滑动件,该滑动件沿着将所述端子保持部插入到所述嵌合部中的插入方向滑动,
其中,所述端子保持部和所述滑动件隔开预定的距离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上;
其中,在所述端子保持部并未插入到所述配对连接器中的状态下,以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端子保持部之间的间隙朝所述滑动件的前缘部逐渐变窄的倾斜状态,所述滑动件由所述壳体本体的滑动件容纳部支撑;并且
其中,在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倾斜状态下,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前缘部与所述端子保持部之间的分离距离小于在所述滑动件的正常的滑动操作期间所必要的标准分离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动件包括:
基部,该基部在所述滑动件容纳部的内部可滑动地移动;
第一卡止突起,该第一卡止突起设置在所述基部的周边处的、距离所述端子保持部最近的第一位置处;和
第二卡止突起,该第二卡止突起设置在第二位置处,该第二位置在所述基部的所述周边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相对侧处,使得所述基部布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并且该第二卡止突起在所述端子保持部的所述插入方向上偏离所述第一卡止突起;
其中,所述滑动件容纳部具有位置对准表面,该位置对准表面布置在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前缘部与第一卡止突起和所述第二卡止突起这两者之间,并且该位置对准表面通过与所述第一卡止突起和第二卡止突起相接触来制约所述滑动件在该滑动件的所述前缘部的突出方向上的移动;并且
其中,在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倾斜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止突起和所述第二卡止突起这两者与所述位置对准表面产生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69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