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NA疫苗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27097.4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森下龙一;中神启德;郡山弘;中神太志;吉田奈都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安琪士摩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P9/12;C07K14/02;C07K14/47;C12N15/09;A61K35/76;A61K39/29;A61K48/00;A61P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波;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na 疫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NA疫苗,其对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例如高血压等的治疗或预防有效。
背景技术
已有报道称,在美国,只有35%的高血压患者能够适当地控制血压。高血压治疗的成果如此之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患者不服从(即,不依从)医生的指示。作为能够解决不依从问题的疗法,用于高血压的疫苗引起了关注(非专利文献1)。
用于高血压的疫苗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其包括给高血压患者施用高血压的恶化因子、包含在所述恶化因子中的表位、或编码它们的表达载体,以在所述高血压患者体内诱导针对所述恶化因子的抗体,从而中和所述恶化因子的功能并减轻高血压的症状。建议以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AT-1受体在内的各种因子作为疫苗的目标(非专利文献1)。
然而,通常已经建立了对于因子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AT-1受体等的免疫耐受,因为这些因子是患者自身的成分。因此,甚至在将这些因子或其部分肽向患者直接施用时,也难以在所述患者体内诱导针对所述因子的抗体。因而,需要一些技术构思以使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这些自体抗原,从而诱导产生针对这些自体抗原的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HBc)抗原蛋白通过自组装构成球形核心颗粒。所述核心颗粒具有非常高的免疫原性。在使用通过将期望的表位插入到HBc抗原蛋白的具体位点,或将期望的表位连接到HBc抗原蛋白的末端而获得的融合多肽时,所述表位递呈在通过自组装形成的颗粒的表面上。使用融合多肽,所插入的表位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且能够有效地诱导产生识别所述表位的抗体。因此,使用HBc抗原蛋白作为疫苗的平台,已尝试诱导产生抗体,即便抗原难以被免疫系统识别(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公开了由嵌合HBc抗原蛋白构成的颗粒,所述嵌合HBc抗原蛋白包含具有表位的外来氨基酸序列,其中所述外来氨基酸序列插入在HBc抗原的氨基酸残基80-81之间。
专利文献2和非专利文献4公开了包含血管紧张素II的部分肽、间隔区和病毒样颗粒(VLP)的复合物,其中所述血管紧张素II的部分肽通过所述间隔区连接到VLP。描述了所述复合物作为用于高血压的疫苗是有效的。
专利文献3公开了通过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免疫原插入到乙型肝炎核心蛋白的具体区域而获得的免疫原性多肽。
非专利文献5公开了使用DNA疫苗的肌内免疫在兔动脉硬化模型中抑制动脉硬化,其中所述DNA疫苗编码通过乙型肝炎病毒核心(HBc)抗原蛋白展示的,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的表位,并且包含CpG DNA。此DNA疫苗经设计以允许将CETP表位插入在HBc抗原蛋白的氨基酸残基80-81之间。
非专利文献6公开了插入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HBc)抗原蛋白中的异源表位的位置决定了其免疫原性。该文献公开了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HBc)抗原蛋白的氨基酸残基75-81之间插入表位,导致对插入表位的抗体滴度增加,且对HBc的抗体滴度下降。
非专利文献7公开了经设计允许将疟疾CS蛋白重复表位插入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HBc)抗原蛋白的氨基酸残基75-81之间的杂合HBcAb-CS颗粒,在小鼠中防止疟疾感染。
为了加强免疫作用,已提出向疫苗添加作为佐剂的免疫刺激序列(ISS),或将ISS插入到活性成分的表达载体中(非专利文献8)。
然而,用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例如高血压等的疫苗的功效不足以令人满意。
[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B-3228737
专利文献2:WO2003/031466
专利文献3:WO99/15655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 H. Do等,Expert Opin. Biol. Ther., vol.10, no.7, pp.1077-1087, 2010
非专利文献2:D. C. Whitacre等,Expert Rev. Vaccines, vol.8, no.11, pp.1565-1573, 2009
非专利文献3:B. E. Clarke等,Nature, vol.330, pp.381-384, 1987
非专利文献4:P. M. Ambuhl等,Journal of Hypertension, vol.25, no.1, pp.63-72, 20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安琪士摩奇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安琪士摩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7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汞排放的去除
- 下一篇:含有羟基积雪草苷的皮肤美白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