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用内衬层、其制造方法及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6125.0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8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七步才;日笠正雄;田中祐介;北野秀树;田中隆嗣;天本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5/14 | 分类号: | B60C5/14;C08F8/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高旭轶;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冈山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内衬 制造 方法 | ||
1.具有8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充气轮胎用内衬层,其特征在于,
作为该树脂层,具有由包含阻气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A层,和与该A层邻接的由包含弹性体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B层,
以下测定条件下的A层的树脂组物的拉伸粘度ηA和B层的树脂组合物的拉伸粘度ηB均为1000Pa?s以上,并且该拉伸粘度比ηA/ηB为0.2以上且10以下;
(测定条件)
温度:比A层的树脂组合物的熔点和B层的树脂组合物的熔点中较高的一方的熔点(对于没有熔点的树脂组合物则是流出开始温度)高25℃的温度
拉伸速度:500(1/sec)。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层,其中,所述A层和B层交替地层叠。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层,其中,所述A层和/或B层的单层的平均厚度为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衬层,其中,所述A层的树脂组合物的拉伸粘度ηA和其单层的平均厚度TA之积ηA?TA以及所述B层的树脂组合物的拉伸粘度ηB和其单层的平均厚度TB之积ηB?TB均为500Pa?s?μm以上且500000Pa?s?μm以下。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衬层,其中,所述积ηA?TA和ηB?TB的比值(ηA?TA)/(ηB?TB)为0.01以上且100以下。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衬层,其厚度为0.1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衬层,其中,所述阻气性树脂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衬层,其中,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乙烯单元含量为3摩尔%以上且70摩尔%以下。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内衬层,其中,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皂化度为80摩尔%以上。
10.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衬层,其中,
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具有选自下述结构单元(I)和(II)的至少一种,
这些结构单元(I)或(II)的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5摩尔%以上且30摩尔%以下;
[化1]
[化2]
式(I)中,R1、R2和R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数1~10的脂肪族烃基、碳数3~10的脂环族烃基、碳数6~10的芳香族烃基或羟基;此外,R1、R2和R3中的一对也可以键合,但这一对均为氢原子的情况除外;此外,所述碳数1~10的脂肪族烃基、碳数3~10的脂环族烃基或碳数6~10的芳香族烃基也可以具有羟基、羧基或卤素原子;
式(II)中,R4、R5、R6和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数1~10的脂肪族烃基、碳数3~10的脂环族烃基、碳数6~10的芳香族烃基或羟基;此外,R4和R5或者R6和R7也可以键合,但R4和R5或者R6和R7均为氢原子的情况除外;此外,所述碳数1~10的脂肪族烃基、碳数3~10的脂环族烃基或碳数6~10的芳香族烃基也可以具有羟基、烷氧基、羧基或卤素原子。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衬层,其中,所述弹性体是选自聚苯乙烯系弹性体、聚烯烃系弹性体、聚二烯系弹性体、聚氯乙烯系弹性体、氯化聚乙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酰胺系弹性体和氟树脂系弹性体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61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