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腔给药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2919.X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朋彦;広部辉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普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鼻腔供给药液的鼻腔给药容器。
背景技术
正如日本专利特开2001-137344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鼻腔给药容器用于向左右鼻腔供给药液。使用鼻腔给药容器时,首先,在鼻腔给药容器插入一个鼻腔的状态下,向该一个鼻腔供给规定量的药液。然后,在鼻腔给药容器插入另一个鼻腔的状态下,向该另一个鼻腔供给剩余量的药液。
作为鼻腔给药容器,一般希望在向左右鼻腔供给药液时,简单而合适地向各鼻腔供给规定量(如:各一半量)的药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37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向左右鼻腔供给药液时,能够更加简单而合适地供给药液的鼻腔给药容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基于本发明的鼻腔给药容器,具备主体部和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包含一端侧设置有喷雾嘴、另一端侧设置有开口部的药液贮存部以及经由所述开口部从一端侧插入所述药液贮存部内部、在另一端侧设置有按压部的柱塞;所述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包含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配置的止动部,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且只在所述按压部触接于所述止动部的状态下被解除与所述主体部的卡合状态,此外,所述柱塞通过被向所述药液贮存部内部的压入,前进至所述按压部触接于所述止动部为止,所述柱塞在所述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从所述主体部卸下的状态下被向所述药液贮存部内部进一步压入。
优选的是,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第1嵌合部,所述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具有在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与所述第1嵌合部相嵌合的第2嵌合部,通过所述第1嵌合部与所述第2嵌合部之间的嵌合,所述主体部上安装的所述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移动被限制。
优选的是,所述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具有以从所述柱塞外侧夹入的方式与所述柱塞卡合的夹持部,所述柱塞的所述另一端侧设置有收缩部,在所述按压部触接于所述止动部的状态下,所述夹持部处于与所述收缩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与所述柱塞的卡合状态被解除。
优选的是,所述柱塞具有在所述按压部触接于所述止动部的状态下解除所述第1嵌合部与所述第2嵌合部之间卡合的第1触接部。
优选的是,所述柱塞具有在所述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与所述主体部卡合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止动部和所述按压部之间的第2触接部,通过所述柱塞被向所述药液贮存部内部的插入,所述第2触接部触接于所述止动部和所述主体部中的一方,通过所述柱塞被向所述药液贮存部内部的压入,所述柱塞触接于所述止动部和所述主体部中所述一方的状态被解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在向左右鼻腔供给药液时能够更加简单而合适地供给药液的鼻腔给药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正视图,是图1中箭头Ⅱ方向的向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侧视图,是图1中箭头Ⅲ方向的向视图。
图4是沿图2中Ⅳ-Ⅳ线剖视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一部分拆解(将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从主体部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5中Ⅵ-Ⅵ线剖视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第1给药准备状态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第1给药开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第1给药完毕状态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第2给药准备状态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第2给药开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第2给药完毕状态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实施方式2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一部分拆解(将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从主体部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将实施方式3中的鼻腔给药容器的一部分拆解(将柱塞移动量限制部件从主体部卸下)后的状态的第1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普洛株式会社,未经尼普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29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