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80020437.0 | 申请日: | 201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前村纯;广渡诚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D41/14 | 分类号: | F02D41/14;F02D41/22;F02D4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王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应用至包括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70)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控制装置(60)包括:
过浓异常判定器件,其用于基于空燃比反馈控制中的空燃比校正量来诊断在燃料喷射系统中是否正在发生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空燃比过度浓的过浓异常;
发电控制器件,其用于将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电压(Valt)设定为当所述内燃机(10)的润滑油中的燃料混合程度(D)高于或者等于预定程度(Dth)时比当所述燃料混合程度(D)低于所述预定程度(Dth)时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进一步包括燃料混合程度判定器件,所述燃料混合程度判定器件用于判定所述内燃机(10)的所述润滑油中的所述燃料混合程度(D),
其中在由所述过浓异常判定器件正在实施过浓异常判定时,所述发电控制器件控制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所述电压(Val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中:
当使用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电力充电的电池(80)的充电状态(SOC)高于或者等于预定值(Sth)时,所述发电控制器件执行用于将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所述电压(Valt)设定为低于正常发电电压(V1)的电压(V2)的充电控制;并且
当所述电池的所述充电状态(SOC)高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值并且所述燃料混合程度(D)高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程度(Dth)时,所述发电控制器件限制用于在低于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的所述电压(V2)下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中,当所述电池(80)的所述充电状态(SOC)高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值(Sth)并且所述燃料混合程度(D)高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程度(Dth)时,所述发电控制器件禁止用于在低于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的所述电压(V2)下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并且将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所述电压(Valt)设定为高于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的电压(V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中,高于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的所述电压(V3)是在能够设定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所述电压(Valt)的范围内的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中,当所述电池(80)的所述充电状态(SOC)高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值(Sth)并且所述燃料混合程度(D)高于所述预定程度(Dth)时,所述发电控制器件禁止用于在低于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的所述电压(V2)下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并且将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所述电压(Valt)设定为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中,当所述电池(80)的所述充电状态(SOC)高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值(Sth)并且所述燃料混合程度(D)高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程度(Dth)时,所述发电控制器件禁止用于在低于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的所述电压(V2)下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并且将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所述电压(Valt)设定为低于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并且高于比所述正常发电电压(V1)低的所述电压(V2)的电压(V5)。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中,在所述内燃机(10)处于预定的低负荷运转的条件下,所述发电控制器件将由所述发电机(70)产生的所述电压设定为当所述燃料混合程度(D)高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程度(Dth)时比当所述燃料混合程度(D)低于所述预定程度(Dth)时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中,当所述内燃机(10)处于怠速运转时,所述内燃机(10)处于所述预定的低负荷运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控制装置(60),其中,当所述内燃机(10)的进气流量(GA)小于或者等于预定流量(Gth)时,所述内燃机(10)处于所述预定的低负荷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0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