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18193.2 申请日: 2012-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3502439B 公开(公告)日: 2016-10-12
发明(设计)人: 亚历克斯·卡尔松-帕拉;安娜-卡林·瓦尔格伦;本特·安德松 申请(专利权)人: 因缪尼卡姆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0784 分类号: C12N5/0784;C12N5/0783
代理公司: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代理人: 杨敬
地址: 瑞典*** 国省代码: 瑞典;S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抗原 特异性 细胞 增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免疫学和癌症治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活化遗传修饰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方法及由所述方法制备的遗传修饰的T细胞。

背景技术

T细胞识别肿瘤或感染细胞并且通过杀伤这些靶细胞防止疾病的发作。然而,肿瘤或病原体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这通过在存在特异性T细胞时癌症或慢性感染发展,从而病原体或肿瘤明显地可以逃避T细胞监视得到证实。

事实上T细胞检测任何致病入侵者的能力是由其非常多样的受体库赋予的,受体库允许T细胞池识别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递呈的大量的肽。而且,通过T细胞受体(TCR)(信号1)的信号转导不足以产生充分的T细胞活化,因为共刺激分子提供了用于增殖、存活和分化所不可缺少的信号(信号2)。实际上,仅接受信号1而没有信号2的原初T细胞被认为是无活动力(非反应)的或通过细胞凋亡而死亡。完全的T细胞活化需要信号1和2共同起作用,并且这些信号的强度决定了接着产生的T细胞池的大小。而且,完全分化为效应T细胞通常依赖于第三信号,其由抗原呈递细胞(APC)以可溶性形式提供,并提供用于需要的效应T细胞类型的指导性信号。这个“三个信号”的概念描述了用于活化原初T细胞以及随后形成效应T细胞的模型。然而,免疫系统提供了大量多种共刺激分子并且这些多种类型的信号2和3均以其独特的方式有助于T细胞反应的质量。共刺激分子和可溶性形式的信号3可作用于T细胞活化的特定方面,如存活、细胞周期进程、待发展的效应细胞的类型和分化成效应细胞或记忆细胞。

现在普遍接受了成熟的抗原呈递树突细胞(DC)需要由其它淋巴细胞,包括CD4+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辅助”,以诱导长期生存的记忆CD8+T细胞。这种“辅助”诱导所述成熟DC进一步分化,这个过程称为激活(licensing)。“辅助”信号对DC有多种作用,包括上调共刺激分子、分泌细胞因子和上调多种抗细胞凋亡分子,这些都累积性地增强DC最佳活化同源T细胞,特别是CD8+T细胞的能力。而且,“辅助”淋巴细胞也可表达或分泌直接影响T细胞存活、细胞周期进程、待发展的效应细胞类型和分化成效应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因子。

用于对抗慢性感染或侵袭性癌症的一个策略是过继T细胞治疗,其涉及将效应T细胞转移以恢复宿主中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最近获得需要的特异性的T细胞的技术发展对于在不同临床环境下使用过继T细胞治疗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过继细胞转移治疗是施用间接体内活化并扩增的自体肿瘤反应性T细胞。在癌症治疗中使用过继细胞转移治疗有几个潜在优点。肿瘤特异性T细胞可以在间接体内被活化并扩增至大的数量,而不依赖于肿瘤的免疫原性,并且在过继转移前可以对T细胞的功能和表型性质进行选择。

过继转移后,对于T细胞必需发生几个事件以引起确定的肿瘤的衰退。更具体而言:T细胞必需通过抗原特异性再刺激在体内被活化,然后T细胞必需被扩增至能够引起显著的肿瘤负荷破坏的水平,抗肿瘤细胞必需存活足够长时间以完成所有肿瘤细胞的消除。

以前,用于选择过继转移至实体瘤患者的细胞的标准是在共培养后抗肿瘤T细胞释放IFN-γ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然而,现在明白了仅仅这些标准不能预测体内效力。Gattinoni等,J.Clin.Invest.115:1616-1626(2005)发现:获得完全效应子性质并且在体外显示增强的抗肿瘤反应性的CD8+T细胞在体内引发肿瘤衰退和治愈中效果较差。

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法需要一次或多次再刺激以达到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临床相关水平。参见例如Ho等(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310(2006),40-50)和Gritzapis等(J.Immunol.,2008;181;146-154),其中需要再刺激1-2次以达到约19%的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水平。再刺激使得细胞活性降低并接近细胞凋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缪尼卡姆股份公司,未经因缪尼卡姆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8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