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工具和驱动电动工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10844.3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岛敏洋;船桥一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5C1/06 | 分类号: | B25C1/06;B25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陈源;李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驱动 方法 | ||
1.一种电动工具,其包括:
蓄电池组,其构造为供应电能;
钉盒,其构造为将紧固件供应至驱动预备位置;
柱塞,其朝着驱动预备位置突出用以撞击存在于驱动预备位置处的紧固件;
柱塞驱使单元,其构造为沿着远离所述驱动预备位置的方向驱使柱塞;
柱塞驱动线圈,其构造为产生磁力,以向柱塞提供突出力,使柱塞突出到驱动预备位置;以及
线圈电压发生器,其构造为产生用于柱塞驱动线圈的供电电压,线圈电压发生器包括:升压电路,其使从蓄电池组供应的电能的电压升高;电容器,其被施加有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并且所述电容器与柱塞驱动线圈并联设置;以及线圈激励开关,其构造为接通和关断电容器对柱塞驱动线圈的激励,
其中对于所述电容器的端电压高于所述蓄电池组的端电压的情况,所述蓄电池组构造为由所述电容器对其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还包括:
电流控制开关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电容器和所述蓄电池组之间;以及
控制器,其构造为控制所述电流控制开关元件,
其中,如果所述电容器的端电压高于所述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则所述控制器使电流控制开关元件导通以允许从所述电容器通过所述电流控制开关元件为所述蓄电池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线圈电压发生器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升压电路,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升压电感元件、升压开关元件和所述电流控制开关元件,
所述升压电感元件和所述升压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在所述蓄电池组的端子之间,
所述电容器与所述升压电感元件串联地连接,并与所述升压开关元件并联地连接,
在所述电流控制开关元件中寄生的或与所述电流控制开关元件并联设置的二极管允许电流沿着给电容器充电的方向流动,并防止电流沿反方向流动,该电流在所述升压电感元件和所述升压开关元件的连接点与所述电容器之间流动,并且
该控制器被构造为通过在所述电流控制开关元件截止的状态下切换所述升压开关元件来使从所述蓄电池组供应的电能的电压升高,并且构造为当所述电容器的端电压高于所述蓄电池组的端电压时通过在所述升压开关元件截止的状态下使电流控制开关元件导通来从所述电容器通过所述电流控制开关元件为所述蓄电池组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在自所述电容器的端电压达到目标升压电压开始经过了给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器对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切换所述电流控制开关元件来对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线圈电压发生器包括电源开关电路,该电源开关电路具有设置在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升压电路之间的电源开关元件,并且
在所述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初始电压升高至等于或低于所述蓄电池组的电压的给定电压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升压电路停用并切换所述电源开关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还包括,所述放电电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侧的电容器并联设置,
其中所述放电电路包括:放电电阻器和放电开关元件,它们串联连接在所述电容器的两个端子之间;第一偏压电阻器和第二偏压电阻器,它们串联连接在所述电容器的两个端子之间;和偏压控制开关元件,其与所述第一偏压电阻器和所述第二偏压电阻器的任一个并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偏压电阻器和所述第二偏压电阻器的连接点连接至所述放电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偏压控制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的电压,
其中当所述偏压控制开关元件导通时,所述放电开关元件截止,以及
其中当所述偏压控制开关元件截止时,所述放电开关元件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钉盒、所述柱塞、所述柱塞驱使单元、所述柱塞驱动线圈设置在主体中,
所述蓄电池组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所述主体,并且
当所述蓄电池组被从所述主体拆卸下时,所述偏压控制开关元件截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工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工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08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软硬结合线路板半边PTH孔披锋问题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钢卷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