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机械无效
| 申请号: | 201280008541.8 | 申请日: | 2012-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0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敬弘;中村刚志;佐藤谦辅;东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E02F9/00;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发动机的排气管具备废气后处理装置的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工程机械的代表例的液压挖掘机由能够自行的下部行驶体、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在该下部行驶体上的上部回转体、以及能够俯仰转动地设于该上部回转体的前侧的作业装置构成。在上部回转体的回转框架的前侧安装有驾驶室、燃料箱、工作油箱等,在回转框架的后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液压泵的发动机、热交换器等。
以往技术的液压挖掘机构成为,发动机的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在排气管的出口侧,设有对用于减少排气音量的消音装置等进行收容的废气后处理装置。此处,发动机通过防振安装件而支承在回转框架上,废气后处理装置直接安装于回转框架,因而由于起因于发动机的振动和起因于车体(回转框架)的振动,发动机和废气后处理装置相互相对地移位或者振动。因此,在排气管的中途设置呈折皱形状的一根波纹管,利用该波纹管来吸收发动机与废气后处理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移或者振动(以下,将相对的位移或者振动仅称作振动)(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5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一根波纹管相对于以发动机的排气口为基准的三轴(X轴、Y轴、Z轴)倾斜配置。由此,构成为能够通过波纹管的弯曲变形来吸收发动机和废气后处理装置的振动。
另一方面,波纹管通过使折皱部分弯曲能够吸收各个方向的振动。但是,波纹管的长度方向(轴线方向)的可变形量(收缩量)较小,该长度方向的振动吸收能力不高。因此,在一根波纹管相对于三轴方向倾斜配置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利用该波纹管充分吸收三轴方向的振动(为了使波纹管能够在三轴方向上都较大地变形),需要使波纹管增长一定程度。因此,若使波纹管较长,则使排气管整体的长度变长,因而需要防止共振的对策,存在配置的自由度受到限制、能够安装的车体受到限制等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排气管的振动吸收性能、并且能够确保排气管的配置的自由度的工程机械。
(1).本发明的工程机械具备能够自行的车体、安装于该车体且具有排气口的发动机、与该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以及设于该排气管的出口侧的废气后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采用的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排气管具有位于上述发动机侧的第一波纹管、和位于上述废气后处理装置侧的第二波纹管,上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以其轴线相互交叉的位置关系串联连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弯曲变形的方向与车体的全部三个轴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一致。因此,对于振动模式相互不同的发动机与废气后处理装置之间的振动,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中的至少一个(一方或者双方)波纹管弯曲变形,从而能够稳定地吸收该振动。由此,能够提高排气管的振动吸收性能,并且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可靠性。
并且,能够使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弯曲变形的方向与车体的三个轴方向一致,从而即使不如以往技术那样地增长波纹管的长度,也能够稳定地吸收振动,从而能够抑制排气管变长。由此,能够确保排气管的配置的自由度,并能够减少可安装的车体受到限制的情况。
(2).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中的一个波纹管沿水平方向配置,上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中的另一个波纹管沿铅垂方向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沿水平方向配置的一个波纹管的弯曲变形的方向与车体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一致,或者,能够使之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一致。另一方面,能够使沿铅垂方向配置的另一个波纹管的弯曲变形的方向与车体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一致。由此,能够使各波纹管的弯曲变形的方向与车体的全部三轴方向一致,从而能够稳定地吸收振动。
并且,另一个波纹管的难以变形的长度方向(轴线方向)与自重作用的铅垂方向一致,从而能够抑制因自重引起的自身的变形。并且,沿水平方向配置的一个波纹管也由于另一个波纹管而将因自重引起的弯曲变形量抑制为较小程度。由此,能够抑制因由自重引起的变形,并且能够提高振动吸收性能。
(3).根据本发明,在上述第一波纹管与第二波纹管之间,能够设置具有L字状的折曲部的连结配管。根据该结构,沿水平方向配置的一个波纹管和沿铅垂方向配置的另一个波纹管能够通过连结配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建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建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8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