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后窗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4887.0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笃;濑户裕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和纤维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5/04 | 分类号: | B60R5/04;B60R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窗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后窗台(vehicle package tray)。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要求改善车室内的安静性,并且已提出抑制来自车室外的风噪音、来自轮胎和来自车室内等的噪音的各种手段。例如,已知设置在车辆内后部座椅后部侧的车辆后窗台。车辆后窗台为车辆内部配件之一,作为改善车室内外观的设计,还作为放置物体或嵌入车辆配件例如扬声器和停车灯的场所。此外,所述车辆后窗台构成为分隔行李舱(trunk)空间与车室空间的壁,因此阻止来自车室外的噪音从行李舱空间进入车室空间。
此处,车辆后窗台因为在其上放置物体或在其中嵌入车辆配件例如扬声器和停车灯而必需具有预定的刚性。通常已知车辆后窗台为了获得此刚性而形成为热塑性合成树脂的注射模制品。另外,还通常已知车辆后窗台作为纤维补强塑料制品,通过加热和加压混合有纤维补强材料与热塑性合成纤维的基材层来热熔融接合和压缩成型而形成预定形状。
然而,作为注射模制品和作为纤维补强塑料制品的车辆后窗台尽管具有刚性,但都具有其重量重的问题。另外,这些车辆后窗台具有阻断来自行李舱噪音的声音阻断性能,但基本上不具有吸音性能。因此,为增加吸音性能而将吸音材料附着于行李舱侧的车辆后窗台表面,这导致重量进一步增加,并且要考虑造价增加。另外,有难以实施嵌入车辆配件例如扬声器和停车灯的问题(例如,JP-A-7-89395)。
因此,已知考虑到上述问题的JP-A-2006-15857中的车辆后窗台。所述车辆后窗台为具有表皮材料附着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的车辆后窗台。所述车辆后窗台通过形成硬质聚氨酯泡沫层以获得预定的板厚度而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便在其上放置物体或在其中嵌入车辆配件,并且所述车辆后窗台通过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而具有吸音特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JP-A-2006-15857中的车辆后窗台的此结构致使车辆后窗台所期望的刚性仅通过所述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硬度来实现。此处,在JP-A-2006-15857中具有增加的板厚度的结构中,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板厚度设定为25mm。此处,因为车辆后窗台在后部座椅后部侧的有限空间内设置,所以考虑到车辆设计,不优选增加板厚度。另外,还存在车辆后窗台的重量随板厚度增加而导致变重的问题。除此以外,当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板厚度增加的状态下成型时,存在难以进行成型为三维形状的问题。另外,由于表皮材料(front surface material)附着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存在仅由该结构造成的行李舱空间与车室空间之间的气流所产生的所谓气流污物显著出现在表皮材料表面上的问题。
因此,期望轻的、具有在上面安放物体和在其中嵌入车辆配件的刚性,并且还具有吸音性能的车辆后窗台。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公开的车辆后窗台采用以下手段。
首先,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车辆后窗台设置在车辆后部座椅的后部。在车辆后窗台中,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片状纤维补强材料叠加在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两面。表皮材料隔着第一粘合膜叠加在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补强材料之一的表面上。背面材料隔着第二粘合膜叠加在另一个浸渍有热固性纤维补强树脂的另一纤维补强材料的表面上。层压体通过压模夹持与固定,以及加热和加压,并因此熔合以形成三维形状而获得吸音性能。
关于上述结构,车辆后窗台被构成为包括所述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此处,考虑到在包括软质聚氨酯泡沫层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不易于形成三维形状的情况中强度不足的问题,使用包括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此外,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片状纤维补强材料叠加在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两面。虽然这可以认为是因为仅包括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的强度不足,但是通过除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结构之外也提供刚性的纤维补强材料的层压结构可以达到车辆后窗台所期望的刚性。另外,与仅包括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比较,所述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和纤维补强材料的层压结构可以使板厚度变薄并减少重量。除此之外,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可以供给具有吸音性能的车辆后窗台。此外,在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与纤维补强材料的外表面上构成的表皮材料与背面材料也叠加、通过压模夹持与固定并加热加压。因此,通过较少处理可以获得便宜的车辆后窗台。另外,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层通过压模使形成三维形状变得更容易。如上所述,可提供具有允许在其上放置物品和在其中装配车辆配件的刚性并另外具有吸音性能的车辆后窗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和纤维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丰和纤维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4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控溅射镀膜阴极机构
- 下一篇:电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