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1514.8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4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相良晓彦;平岩美央里;柴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34 | 分类号: | H01L33/34;C09K11/00;C09K11/5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发光 元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硅(Si)为基材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的内部配线使用铜线等,由此配线延迟和焦耳热的发生导致的温度上升等的问题存在。
因而,近年来,出于抑制配线延迟等的目的,在内部配线中利用光学互接的光电积体电路的开发进行。
在光电积体电路的实现中,必须在LSI芯片上,同时制作互补型金属氧化膜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的现有元件和发光元件等的光元件。
因此,上述光元件优选能够由以Si作为基材的材料制作。
另外,为了抑制通信时的数据损失,光通信所使用的波长优选处于作为光纤的最低损失波长区域的1.55μm附近,发光元件所要求的性能是具有1.55μm附近的发光波长。
根据上述背景,最近,面向利用了从使稀土类元素、特别是铒(Er)添加后的Si发生的1.53μm的发光的发光元件的实用化的研究正在推进。公知着所添加的Er的3价离子与Si中的氧(O)原子结合而发光的技术,例如,G.Franzo等成功观测到来自共同添加有Er和O的材料的室温电致发光(参照非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利用了来自在Si中所形成的结晶缺陷的发光的发光元件的开发也被推进。例如,S.G.Cloutier等确认到,由离子轰击而发生的置换碳(C)原子和晶格间Si原子所构成的点缺陷为发光中心的、具有1.28μm的波长的发光的光增益/受激发射(参照非专利文献2)。
【先行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G.Franzo,F.Priolo,S.Coffa,A.Polmanand A.Carnera,Appl.Phys.Lett.64,2235(1994)
【非专利文献2】S.G.Cloutier,P.A.Kossyrev and J.Xu,Nature Mater.4,887(2005)
【非专利文献3】J.M.Trombetta and G.D.Wat kins,Appl.Phys.Lett.51,1103(1987)
使用Er等稀土类元素时,因其自然界的埋藏量与Si等相比少,所以将来能不能稳定地供給还不清楚。
另外,添加Er时,点缺陷、线缺陷、环缺陷、位错等的缺陷就容易生成,因此发光效率降低成为问题。
此外,Er对于CMOS等的现有元件来说,是污染物成分,被认为兼用含制造装置在内的扩散线困难。
因此,加上添加Er的工序过程,就需要追加专用的制造线和制造装置,因此认为与目前相比,制造成本变高。
另外,从现有的利用Si中的结晶缺陷的发光元件材料出发,得到在1.55μm附近(1.50~1.60μm)具有锐利线幅的发光困难,其结果,发光强度受其他的波长区域的发光限制就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该红外发光元件由以Si为基材并可以在Si基板上形成的膜构成,其不使用Er等稀土类元素,而使用现有的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CMOS形成用的制造线和制造装置便可以形成,以由晶格间C和晶格间O构成的点缺陷为发光中心(以下,记述为C中心),仅在作为C中心特有的发光波长的1.57μm附近具有发光波长。
本发明涉及红外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有C的Si基板上形成有SiO2膜,在含氧气氛中进行RTA处理的工序,或者,在注入杂质离子后在含氧气氛中进行RTA处理。
根据本发明,能够直接应用在LSI的制作中所使用的现有的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因此不需要导入新的特殊的装置、或考虑工艺的相容性,能够简便且低成本地制造1.57μm附近的光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构造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光谱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光元件所含的As的注入特性曲线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光谱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发光线强度的SiO2膜厚依存性的图。
图7是表示发光线强度的热处理气氛中所含的氧浓度依存性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1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档中的图形文件修改方法
- 下一篇:以太网交换机分布式流量控制方法